第68章(第4/5页)

见他慌张的样子,容皇后微微皱眉,冷声道:

“我看你是糊涂了!二十余万大军的统帅权,从刘渊那样的纯臣手里交到大皇子手中?你父皇是有多蠢才会答应这种事?”

听到自家母后的话,李玄的心顿时便安定不少,神色也转忧为喜:

“这么说,就算咱们不插手,父皇也绝不会同意……”

容皇后却道:

“恰恰相反,咱们不仅要插手,还要助李洵一臂之力,帮他摇旗呐喊,夺取北疆边军统帅权。”

“母后!”

李玄震惊极了。

母后这是疯了吗?

容皇后看了儿子一眼,心中默默叹息,这儿子也不知道是像谁,一遇到李洵的事,就如此看不清形势。

到底是亲儿子,只能慢慢教。

她耐心地与他分析起如今朝中的形势。

大皇子远走北疆后,嘉佑帝已经趁机收拢了他身后的大半势力,如今更是即将彻底瓦解林相手中的势力。但凡嘉佑帝全部得手,下一个收拾的必然是她和太子以及他们身后的容家嫡支。

利益动人心,哪怕庶兄容兆再怎么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与本家离心,却也还是送了自家的女儿进宫。

如今那小丫头更是怀有身孕。

她若动手,反而直接让容兆与他们离心,可若不动手,嘉佑帝下一步的屠刀会落到哪里已经毋庸置疑。

她是绝不可能引颈就戮的。

让嘉佑帝无法动手的唯一办法,便是借着这个机会,再次把李洵扶起来。

她相信李洵自己也有这意思,只不过从向嘉佑帝摇尾乞怜的狗,进化成了会主动抢肉吃的狼而已。

他既然选择将消息传回京中,为的便是重新树立在朝中的影响力。

他本就居长,又立下这么大的军功,肯定会有不少人再次聚集到他身边。

嘉佑帝曾经想让他们和大皇子党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那他们如今为何不能效仿!

*

“陛下,大事不妙!”

陈旺急匆匆走进勤政殿,压低了声音禀报道。

嘉佑帝停下了手中的笔,沉声问道:

“什么事如此慌张?”

陈旺道:

“是大皇子的事。如今京城有许多书生奔走呼号,打算组织人写万民书向陛下请愿,请封大皇子为伐戎大将军,指挥对抗北戎的所有战事!”

前两日大朝后,明明嘉佑帝已经明显表现出对那份捷报的不喜,但不知道是什么人,依旧胆大妄为地将这消息传递了出去,并且让百姓们深信不疑大皇子确实光复了河原,打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仗。

如今整个京城的百姓都在自发庆祝河原光复,都在传颂着大皇子的丰功伟绩。

一些书生更是对大皇子推崇不已,写了好些诗词来赞颂他。

又因为对北疆战事不利的局面极为不满,许多人都觉得应该让大皇子来主导北疆战事。

嘉佑帝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伐戎大将军……竟不仅想要夺取北疆的所有兵权,连清河边的十几万禁军也一并觊觎上了。

“这些刁民总是如此轻易就受人挑唆!究竟是什么人在背后捣鬼?”

陈旺道:

“目前还未查出罪魁祸首。”

嘉佑帝咬牙:

“继续查!”

说完却又很快改口道:

“不,你让京兆府贴告示,宣扬临阵换将的危害,并且告知所有人,河原光复之事的真实性尚待确认,切不可信谣传谣。”

做这事的人其实也不必查,总归是会从中获利的。

算来算去,无非就是两方面的势力。

首要怀疑的,便是李洵贼心不死,想通过战功夺取兵权。

其次便是皇后,想搅混水扶植起大皇子与他这皇帝作对。

无论是谁,他都绝不会让他们得逞!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不止是民间,连朝堂之中,也渐渐有了这样的声音。

除了一些迂腐的老臣们,便是容氏一族的党羽,好些人在朝堂上请命,痛陈刘渊指挥不力,空耗国财,强烈要求将对北戎作战的所有指挥权交给大皇子。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

其余几个皇子身后的那些势力,受他授意的帝党,都是坚决反对的,斥责这些人主张临阵换将,居心不良,还说大皇子取胜只是偶然,作战范围也小,不及刘渊经验丰富。

整个朝堂吵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