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2/3页)

他出现在她生命里最荒凉的一段时光,予她缺失多年的温暖和安定感,让她时隔多年依然贪恋如初,哪怕饮鸩止渴,飞蛾扑火。

他说:姜霓,别得寸进尺。

姜霓仰头,将诗集盖在脸上。

得寸进尺吗?

不是,不止。

秦砚不来招惹她,或许她就算了。

可眼下他招惹了她,她就贪心地想要更多——在他这里,一寸一尺,方圆万丈。

*

翌日,乌云沉沉。

蓉市昨晚的天气预报就提示今天有强降雨天气,临近中午的时候已经是暴雨如注。下午的集训被取消,古项涛组织大家继续进行剧本围读。

今天围读的重头戏是医疗队和红星救援队在房屋垮塌的现场实施救援,古项涛特意请了秦砚过来旁听。

会议室里,宋尉行和姜霓的台词对到一半,被秦砚出声打断。

“这里不对。”秦砚垂眼坐在椅子里,敛着眉,他面前没有剧本,一直在安静的听。

“按台词里的描述,这里应该是一个单斜式生存空间。这种情况下,搜救的突破点应该是在未受损的墙体一层,实施急救的位置应该在西侧,而不是东侧。”

众人面面相觑,会议室里鸦雀无声。秦砚抬起眼,触上一众人惶惑的视线,轻吐了口气站起来。

他走到古项涛面前,拿过桌上的两个水杯,又将厚厚的剧本掀开,随手搭了个简单的建筑示意图。

“地震发生的时候,这一侧的墙体全部垮塌。”秦砚将其中一个水杯抽出来,搭在杯子上的剧本倾斜,“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单斜式生存空间。”

他屈指,轻敲了下仍然被水杯支撑的另一侧,“这里,才应该是主角进行急救的位置。”

古项涛微怔,这个细节的确是他忽略了。

姜霓坐在古项涛的斜右方,她将秦砚的演示看得清清楚楚。他连剧本都没有,仅仅通过他们的对话,就判断出了情节里的不合理之处。

秦砚弓着背,双手撑在身前的桌边,眸光定定。

倏地一瞬,他侧过头,姜霓就这么直直地撞进他的沉黑的眸子里。

他毫不回避,甚至好像一早就知道她在看他。

姜霓蓦地低眼,错开两人相接的视线,软白的指腹捏紧剧本的边。

豆大的雨点砸在身后的玻璃窗上,划下一道道无规则的水痕,“咔嚓”一道雷声——

“队长!”张海林急急跑进来,抹了一把脸上的水,“影视城东南侧临时搭的棚子塌了,有剧组的工作人员被困在下面!”

秦砚面色忽变,转身的一瞬,搭在另一个杯子上的剧本被带倒,整个建筑示意框架彻底垮塌。古项涛连忙扶住还在摇晃的水杯,秦砚已经转身出了会议室。

窗外暴雨如注,闪电忽亮,将沉稠天空瞬间撕裂,却又被乌铅云团倾覆。

姜霓望着窗外糟糕的天气,雨滴打在玻璃上,水痕蜿蜒,模糊了视线。

铅色的云团压下来,一道高大挺拔的身影冲入滂沱大雨中。

画面模糊,姜霓却看得清楚。

剧本围读被迫打断,古项涛干脆给大家放假,带着剧组的工作人员去排查自己组里的安全隐患。

姜霓回到酒店,在小可的注视下,已经来来回回在客厅走了好几圈,肉眼可见的不安。

“灯灯,你怎么啦?”

姜霓步子一滞,看着落地玻璃外密集的雨势。

她舔舔唇角,压下心头的焦躁,“没什么。”

小可皱眉,眨了眨眼。

姜霓深吸了口起,就近在沙发上坐下,随手捞过茶几上的剧本,打算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姜霓抬眼看时间,墙上的挂钟从“3”指到了“4”。

她低头看自己手里的剧本,还停留在一小时前的那一页。

姜霓想起年初在海外拍戏时看到的一则新闻——IAR在参与纳加海啸搜救中,一名队员为了营救被困在倒塌物下的伤者,不幸重伤致残。

当初古项涛找到她,提到《逆行》这个本子,她就是被“救援”这个题材打动的。

这是一项极危险的工作,这群人总是在巨大的危险和灾难面前,逆行而上。就像很多人称颂的那样——他们给身处绝望里的人带来了生的希望。

“天,这么严重啊。”小可忽然响起的声音打断了姜霓的沉思,姜霓倏地抬起头,“什么这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