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龙凤呈祥(30)(第4/7页)

“让我们一起祝贺这四位同学!”顾细带头鼓掌。

底下的同学们比起名次,更加羡慕沈广年等人得到的小红花。

这下,他们就是全校拥有最多小红花的人了!

台下这四个同学的家长也很高兴,全县前四哦,那的确值得开心一下,夸几句孩子,现在也出得起钱加个菜,一家人好好吃一顿挺好。

孩子们这样已经很开心了。对于他们来说,全县第几,都不影响他们明天要去上学。只要不是农忙,风雨无阻,上学不能停,试卷不能停,考试不能停。

村里大多数家长都没上过学,听到没有实际奖励,连条毛巾都没有后,调侃两句连合唱队的奖品都没有,也就笑着过去了。

可是,村民们万万没想到,这全县前四名带来的影响那么大。

周围几个村子的一些亲朋好友,过来询问他们能不能把孩子送过来上学不说,居然一些县城的亲戚,都过来打听他们的沈家村小学到底如何。

要知道,这些县城亲戚往常都不太爱搭理他们。

一些村民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原来教育所代表的意义这么重要。

很多人都不好意思拒绝,被拜托问到了顾细这边来。

顾细脸色平静,办公室里有熟悉的面孔,也有陌生的面孔,她一视同仁,道:“我还是那句话,我们只收村里的孩子,又或者是能考进我们村里作坊的职工的孩子。”

她们的作坊也需要引进人才。

光是村里人,刺激不够大,鲶鱼效应带来的影响更加直观,更能让村里人有危机感。

还真有人问了:“那顾校长,怎么样才能进你们作坊?”

顾细道:“考试。”

她早有准备,让徐小甜把写好的细则贴在外面,“上面写着各种条件,只要满足上述的条件就可以报名考试,参加完考试后,如果通过,那就能入职,孩子也就自然能在我们沈家村小学读书。”

原本听说不是沈家村的人不能过来上学后,大家都很失望。不过顾细居然说可以考进来,外村人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只是,上面的名额太少了。

“怎么只有两个?”

“对啊,那竞争得多激烈。”

“你们看这考试内容,写得很清楚,可是看上去也挺难的。”

“要不然谁都能考进来,那孩子岂不是很多?”

大家叽叽喳喳地讨论,村民们都是看在眼里,终于有一种“我们村要火了”的实感。

村民们不解:“你们还真的想要考进来,你们不是在城里吗?”

城里多好啊,他们农村人做梦都想成为城里人。

“城里的学校不好啊,”无论哪个年代,注重教育的家长都不少,“沈家村小学教得好,孩子学得好,以后就能上初中高中。”

“再说了,我们都是在城里当家庭主妇的,没有单位,在哪儿工作不是工作,试试呗。”

当然,人家城里家长也有打算,肯定是要保留城镇户口,一方在城里上班,另一方带着孩子过来读书不就好了?

王素和沈归黄也是这么打算的。

顾细家里也来了客人。

王素父母、王素还有沈归黄都回来了。

圆圆被沈追龙和沈追凤带出去玩了,留出空间给大人们说话。

顾细一回来,王素就拉她坐下。

“怎么了?”顾细笑道。

王父首先开口:“他大嫂子,你给评评理吧,这素素放着棉纺织厂的工作不做,说是不仅要把户口迁回你们沈家村。还要考你们作坊?”

他当初废了多大劲儿才把女儿弄进去啊。

顾细诧异看向王素,没想到王素这么勇,居然这么干脆地想要辞去工作。

“爹,您也不用让打大嫂子为难,我在食堂每天的工作怎么样,你也清楚,有您在上面,可有可无。”王素直接怼回去,亲父女说话,不用客气。

“再说了,现在棉纺织厂的情况,你也更清楚,上面的领导斗法,厂里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差,能支撑下去,只是因为周围只有这么一家,还能勉强撑得住。”

王素在棉纺厂周围长大,又在里面工作,十分清楚里面的各种情况。她实在不想在里面耗下去了。

“我又不是像归黄那样,在主要部门,晋升也就那样了,”她道,“但是,在嫂子这边的作坊,如果我考进去了,我有信心我可以独当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