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3/4页)
噢,提前圈定看好的人才,唐荼荼挺理解。
“牧先生,就是爹前些年资助的寒门士子。”
“乡户人家难出读书人,出一个,就是十里八方的大才子。一路靠着官府贴补念书,没受过什么穷罪。可惜牧先生少年时读书手不释卷,熬坏了一双眼睛,视物只能清晰看见一臂远。”
唐荼荼心忖,那可能比800度还高。
唐义山接着道:“原也不是什么大毛病,读书,能看清字就行。只是牧先生考进士那年,考完之后礼部复核,正好抽着他。”
复核会抽些考生再考一回,看看有没有靠舞弊混进来的漏网之鱼。
为防考官泄题,复核都是主考官临时抽签选题,题目便没制成小册发给每个考生,只挂在考台上,大喇喇挂了一张。
“爹说,那是拳头大的字,可牧先生眯着眼睛死活看不清,招手呼唤考卒,也没人理他,他只好慌慌张张地问旁座考生,问那题目写的是什么。”
“正好主考官拿人立威,点了他个‘考场作弊’的罪,他陈情,考官只当他是辩解,押入监牢羁押三月,还抹去了功名,这辈子不能再考科举了。”
“从牢里出来以后,牧先生便心如死灰了。爹爹怜惜他学问,收进咱们家里给我当先生。”
唐荼荼和哥哥对视一眼,望着大门各自叹了口气。
“牧先生天天耳提面命,叫我珍惜目力,要不是先生念叨得勤,我怕是也要坏了眼睛。”
唐荼荼悚然一惊,唰地扭头:“你眼睛也不好了?”
“看远处有点模糊……”唐义山讪笑:“但没那么糟,从这儿看到二门还是不成问题的……”
唐荼荼脑壳疼。从这儿到二门就二十米,近视的度数都会越来越高的,他致学之路才刚开了个头,就要准备当个四眼了。
珠珠满地跳着砖格子玩,唐义山问她“你温习功课了么”,那丫头做个鬼脸就继续蹦哒了,一双不爱读书的大眼睛布灵布灵闪着光。
唐荼荼松口气,这丫头倒是能远离近视了。
那一整天,直到入了夜,两位先生也没回来。
唐荼荼在院儿里等了半个时辰,到了坊门击鼓落钥的时辰了,也没等着人。
这两个京城通对大街小巷比她熟悉得多,唐荼荼也不担心,回屋,画了一套眼保健操姿势图,又回想了几条护眼小窍门,也一并写上去,打着哈欠睡下了。
十七那日,飘了些小雨。
中秋休沐两天,今儿各衙就要开衙了,唐荼荼不敢再耽搁,清早雨一停就出门了。
马车快要到工部时,又淅淅沥沥下起来。
“老爷,小姐,快出来!趁这会儿雨不大。”车夫撑着雨伞送他俩进了门,才半个身子缩进车篷里避雨。
唐老爷告了个小假,特地送她过来的,一路上看荼荼一眼,愁容满面地唉一声,再看一眼,又惆怅唉一声。
唐荼荼听着都替他累得慌,喊了声。
“爹,我真能应付得来,这工部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都是官员,还能欺负我一个小孩不成?”
唐老爷耳提面命:“你可别小看这工部,工部虽为六部之末,可人才如云,里头全是各行各业的名匠——名声大了,人自然傲气,同行相轻是常事,太子殿下又让你以十四稚龄给一群先达讲学,老先生们谁能服气?心中怕是要生怨。”
六部管理严苛,衙门前的敞地上站满了侍卫,唐老爷领着荼荼上前。
门吏本没留意他俩,进去了也就进去了。唐荼荼仰起头冲人家笑,这么一抬头,露出一张芙蓉面。
说芙蓉称不上,够不上一眼惊艳,让门吏惊呆的是:这分明是个穿着官袍的丫头!
面皮嫩,瞧着十四五岁,哪儿来的这么个丫头片子,连官袍都敢伪造,还挺合身!
门吏深吸了半口气,张嘴要呵斥,唐荼荼把那块腰牌一伸出来,他剩下半口气又卡喉咙里了。
七品……官?
门吏颤巍巍拱了一礼,拿捏着语气:“小的……见过……大人?”
“免礼免礼,不用客气。”唐荼荼笑盈盈应了声,追了两步,学她爹板出一张严肃的脸。
背后一群侍卫见鬼似的回头瞧,一时间恍惚这是哪位高官家的姑娘跑来玩了。
唐老爷愁得两条眉毛快耷拉到眼上了,衣袖兜着手:“怎么能说‘免礼’,这话咱们用了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