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2/5页)

就是因为汴京失利,汴京外面也失利。

这才有全力刺杀纪炀的场面。

小皇帝能那么硬气,不就是纪炀给他撑起来,不就是良种,火炮带来的威慑。

弄死他。

这些总会散的。

金家确实难缠,但也不会像纪炀那样难缠。

更别说小皇帝还信他,现在还信。

他们本以为大事不成,离间两人也行,总会给世家带来喘息的空间。

可没想到小皇帝小事犹豫,大事却算得准。

不仅让纪炀放开手脚收拾下面世族,更还写信,请纪炀娘子林婉芸早日回京,给太后看诊。

更说只要看好太后的病症,允准她们女医馆的大夫在汴京开堂坐诊,成为汴京真正的女大夫。

这是在抬举纪炀娘子吗?

不是,是在抬举纪炀。

是纪炀那么多罪责里,一一帮他抽丝剥茧,帮他剔除那些名声。

其中一条,不就是什么妇道,什么让娘子行医等等。

现在皇上借着给太后看病的缘由,公开给了名头,以后谁还敢说纪炀的不是。

可只有徐九祥自己知道。

他能信的,可信的,纪炀算是为数不多的几个。

父皇说的没错,他不忠君没关系,忠百姓,忠社稷就行。

徐家江山想要好,靠那些玩弄权术,动辄威逼他的世家,他早晚要死,徐家江山早晚要完。

自己是能像父皇那样掌握好平衡之术,还能抽时间安抚百姓?

他不行。

但没关系,他有臣子。

有很多,有能力的臣子。

他这个皇帝,没有父皇的能力,却能继承父皇的遗志。

这是纪炀说的。

纪炀是个最让人看不透,但又最坦荡的人。

皇上在勤政殿一夜一夜难眠,只要想到近半年的事,就知道要远离那些威逼胁迫的人。

估计那些人也不知道,看似性子软和的小皇帝,其实对这些事十分敏感。

他再怎么样,也是先皇教出来的。

身边有林大学士,纪炀等人的耳濡目染,就不会真的屈服。

纪炀不在汴京的时候,林大学士则频频被召进宫,更证明了这个看法。

所以说如今汴京的局面,比他们出去的时候强多了。

可所有人又都知道。

等纪炀他们回去,汴京势必还要掀起血雨腥风。

而皇上也准备好让那群人自食恶果。

因着这些事,他们被刺杀之后,也没觉得害怕惊慌,反而有种畅快感。

杀他们?

那是做梦!

说着说着,众人又下意识夸纪炀。

“没想到纪学士的剑法也那样好,竟然不输侍卫。”

“对啊,这是练了很多久吧?”

“不愧是武侯后人。”

纪炀虽然没说话,但却笑笑。

他这么多年坚持练剑,肯定会用得到。

他都得罪那么多人了,被人刺杀可太正常了。

不过纪炀看看小云中,害怕他因为见了血腥不适,没想到他沉思许久竟然道:“若有朝一日,能上战场杀敌,是不是更痛快。”

江云中还叫江小子的时候,就是因为皮小子得名。

没想到还真如名字,想的竟然是上战场杀敌。

小白鹤看看,认真道:“哥你要去打仗的话,我给你当军师。”

小白鹤一向稳重,她可不是胡言。

她觉得她哥冲锋陷阵可以,但谋略上,还是差点。

需要她这个国子监第一名去帮忙。

纪炀跟林婉芸看着笑。

若有朝一日,说不定还真行?

纪炀等人被行刺的消息传回去,皇上更是沉默,看向朝中有些人,眼神似刀剑。

就在纪炀进京前一天,四五个官员吊死在家中,家中账册书本无一保全。

接下来对刺客的盘查也直指他们这些官员。

可要说这几个,能召集五十高手,别说纪炀不信,皇上也不信,明显有人退出来做替罪羊。

刺杀钦差这种事,放在哪都是死罪。

七月初,朝中局势变动,老门户们左迁的左迁,赋闲的赋闲。

连文学士几个左膀右臂也被贬到荒凉之地,做不出政绩是回不来了。

静太妃身后的世家,更是消失得悄无声息。

没有全死,但能留下的,也会远离汴京,再也回不来。

国子监祭酒彻底下台,他身边的陇西李家也被牵连,层层关系从国子监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