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2/4页)
他这话可不是自谦,太子是什么人,康熙给他找的全都文学大家,跺跺脚大清都抖三抖的人物。别说一个他顾八代,就是三个加在一起也比不上。
他教导不了,不代表其他人教不了。
若是以前他还会为孙女担心,现在不会了。
三阿哥这个提议一看就没安好心。他这分明在为了孙女出气。
教导太子的太傅们学问确实高,可太子是什么人,被单独教导是他身为太子的特权,那本来是他的老师,如今分给八阿哥算怎么回事?
他能乐意?
还有大阿哥,大阿哥也是他教导出来的,大阿哥的性子他也略知一二。大阿哥平时看着对底下的弟弟们不错,如果谁赢得了皇上的夸奖他马上就会翻脸。
他都没有得到的特殊待遇,八阿哥却得到了,他能善罢甘休?
这两个都不是好相处的,得罪一个都够让人头疼的,更何况是俩?
如果皇上真答应了,八阿哥的未来可想而知。
顾八代在心里摇头,可惜啊,这么简单的道理八阿哥都看不明白,他现在竟然因为三阿哥的提议而沾沾自喜。那狂喜的模样让顾八代都不忍直视。
康熙迟疑着,胤禛也站起来说道:“汗阿玛,您若是觉得不妥当,儿臣愿意每日抽出一个时辰来帮着八弟补习。”
他不说话还好,他刚开口胤祚不愿意了。胤祚道:“多谢五哥的好意,只是五哥不是还要辅导六哥吗?我就不麻烦五哥了。”他对着康熙躬身道,“汗阿玛,儿臣知道您的顾忌,您放心儿臣绝对不会打扰太子学习的。太子身边有那么多太傅,您只需要把他暂时用不上的那个分给儿臣就好。”
太子只有一双眼睛一双手,他太傅多也不可能同时给他上课,不然他要听谁的。剩下的那些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分给他。
胤祚一直不服气太子,他觉得太子之所以能上位不过是侥幸投了个好胎,假如他初生便是嫡子,受到与太子同样的教导,他也不会差。
好在他如今学会了以退为进。
站在康熙身后的顾八代捂住脸,行了,八阿哥成功把自己送进坑里。
皇上本来还有些犹豫,他担心的就是太子。八阿哥这番话成功打消了他的疑虑。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敢断定皇上一定会答应。
康熙沉思一会儿,真的点了头,“既如此,朕回头去看看太子的课业表,你明日就去南书房跟太子一起读书吧。胤祚,你也是朕的儿子,朕盼望着你们都好,只希望你这一次不要让朕失望了。”
胤祚高声应道:“是,汗阿玛,儿臣定不会让您失望。”
说完他还得意地看了万黼一眼。他心说三哥还真是个缺心眼的老好人,自己刚刚羞辱了他未来福晋,他居然还会为了他着想。
算了,看在三哥这么蠢笨的份上,等将来他若成了大事,一定封三哥一个郡王当当。
至于其他人就算了,一个个的都不盼望他好。
胤祚欢喜的去了长春宫报喜,安嫔看着他的傻样无语极了。知道自己劝说不了胤祚,她只淡淡的回了句:“你高兴就好。”
胤祚一口气没上来,他下意识的就想要跟安嫔争吵,随后他想到这两年安嫔待他大不如前,而自己还需要安嫔与李家。他深呼吸告诉自己要忍要冷静。
胤祚道:“额娘您不高兴吗?等儿子学有所成得了汗阿玛与太傅们的夸赞,就能给您撑腰了,到时候再也没有谁能小看您。”
安嫔嗤笑一声,她无情的戳破了胤祚的谎言,“胤祚,你到底是为了你自己还是我,你心里比我更清楚。而且我早就说过,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这宫里也没有谁欺负我。我劝你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她虽然不受宠,代表的却是整个汉军旗、大清的汉人,就冲着这一点,只要她不做错事,皇上就不会忘了她。
安嫔这些年的待遇跟僖嫔一个样,两人不受宠,每年得到的赏赐却不少。她粗略算过,至少比惠嫔要多得多。
皇后处事公正,内务府的奴才也不敢因为她不受宠就克扣她的俸禄。
一呼百应还有银子话,她不懂,胤祚哪里看出她被欺负,不满来了?
三年前她就看出胤祚是个养不熟的,这三年该胤祚的她不会克扣,剩下的全部都跟她无关了。说句不好听的,从三年前开始她就已经不拿胤祚当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