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4/4页)

蕴和点头,“你想明白就好。如果有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能帮的,我一定帮。”

哪怕跟僖嫔关系好,蕴和也没有把话说满。

僖嫔去找皇后,不过皇后并没有立刻同意她迁宫的事儿。而是说自己知道了,让她回去等消息。

这一等又是几日过去了。

这几日赫舍里庶妃经常往养心殿送东西,今儿个老鸭汤、明儿个排骨汤的,就没有停歇的时候。

她这番做派把佟贵妃刺激的不轻,每日请安,佟贵妃都引言怪气的讽刺她。说她小小年纪竟是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同时也会讽刺僖嫔,说僖嫔没本事连个人都看不住。

僖嫔每每都是沉着脸,任由佟贵妃数落。

因为皇后告诉她,迁宫需要契机,她一直在等。

这个契机也终于让她给等到了。

康熙二十年十月,大军终于回京,历时八年的三藩终于彻底落幕。

回京之后康熙就设宴招待群臣,同时册封在此次战乱中的有功之臣。

这些人里面就包括庄嫔、宜嫔、端嫔等人的父兄。

蕴和的阿玛昭格大功劳没有,小功劳倒是立了几件。他连升三级从正六品的骁骑校成为从四品的城门领。

蕴和的哥哥们也都安排在军营,成了正九品的兰翎长。

兰翎长在武职京官中算是最末等,说出去都拿不出手的,但蕴和十分满意。

现在的军营纪律还是很严明的,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要住在营地。每日除了任务就是训练。

忙一点,也就没时间跟以前的狐朋狗友厮混。

有了差事,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才能成长。

前朝的将领册封个遍,之后就轮到后宫。

继康熙十六年大封后宫六嫔满额,康熙决定再次大封后宫。

如今嫔位主子有九人之多,所有人都清楚,这次大封很可能要从这九人中选出四妃来。

有人牟足了劲想要这四妃之位,也有人看上了空出来的那个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