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第3/7页)

湘云这边准备了两顶凤钿,一顶正戴于头顶代替凤冠用,一顶会偏后戴于后脑处,介时配着额头上的这条额链去敬酒。

对了,敬酒的吉服则是一件正常的长款旗袍。

*

史三婶带着史家三房的闺女来了湘云这边,贾母也由着鸳鸯扶着过来了。她身后还跟着探春,惜春,巧姐儿和梳着妇人发鬓的迎春,凤姐儿,珍大奶奶尤氏以及邢王两位贾家太太。

对了,因为李纨是寡居之人,所以这样的场合她都是不能参加的。

原本见到史三婶过来,湘云还一副气定神闲的坐在梳妆台前,一副没办法起身的样子,可看见贾母等人也来了,湘云就不得不起身去与贾母等人见礼说话。

这婚礼哪哪都不符合规矩,可看着张落亲事的几位阿哥和福晋,谁也说不出什么不好来。

毕竟人家亲兄弟和老子娘都认下来了,也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他们又有什么资格说这些呢。

梳妆娘子手脚麻利,见这边来了客人便迅速将最后的步骤做完,然后请安后退去厢房等着湘云拜完堂改妆。

图嬷嬷站出来又将新房里的全福嬷嬷和几位内务府派过来的夫人嬷嬷请到不远处的水榭那边吃茶,将旧日闺阁留给湘云和这些送嫁的亲戚们。

贾母一脸欣慰的看着湘云,记忆的闸门不受控制,不停的在脑海里浮现往日画面。从小肉团子第一次出现在荣国府到一点一点长大,再到婷婷玉立,娇艳出阁,那些以为都已然忘记的记忆,竟然都回来了。

“好,好,好,看到你成亲,老婆子也算对得起你老子娘了。”

湘云接过丫头递上来的茶杯双手递给贾母,笑道:“纵使这世间有人对不起他们,但老祖宗却是最不需要如此说的人。云儿幼时多得老祖宗怜悯,也许那些事情于老祖宗而言不过些许小事,于云儿却是恩同再造。那年正月若非老祖宗留云儿在身边抚养,云儿也未必会有今日。”

帮是人情,不帮是本份,谁都没那个义务替亲戚养孩子。

湘云说完,又起身拉过王夫人和邢夫人,请她二人也坐。同时也各敬了一杯茶,“不管这些年又经了多少风风雨雨,我心里都记得当初两位太太将云儿当成自家晚辈照顾的情义。”

虽然邢夫人吝啬,性子孤拐,却极乎没做过一件不利她的事。王夫人后来算计过她,但不得不说的是湘云在荣国府的处境比原著中的黛玉好。当然,这也离不开她早早就抱了胤禟大金腿之故。

转身湘云又走到凤姐儿面前,没叫凤姐儿坐,却也给凤姐儿倒了杯茶双手奏上,说了句感激之语。她管着家,她的态度也是府中下人的态度。而且早些年的一日三餐,凤姐儿不知道喂了她多少回。有了什么好的,也从不忘给她送一份。

越是长大,湘云就越能发现荣国府老中青三代媳妇待她的宽容。

这世上只有完美的人设,却没有完美的人。在满是瑕疵的世界寻找完美的人,那无异于是痴人说梦。湘云心里记得她们待她的好,同时也不会忘了她们对自己的算计。

所以她不会圣母的不计前嫌原谅所有,却也不会否定她们曾经对她释放的善意。

谢过了贾家几位太太奶奶,湘云就直接转了话题。一旁的史三婶就尴尬了。

其实湘云将贾家人立起来的同时,也是在给史三婶一个态度。史三婶哪里看不出来湘云的意思,此时带着女儿呆在这里,脸色别提多难看了。

太特么打脸子。

啧,你拿着本姑娘做筏子要求分家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过会有今天呢?

虽不知道史三婶现在心里转着什么念头,但湘云却是在做完这一切后腹诽了这么一句。随后自己朝后退了两步,叫一屋子的女眷瞧一回她身上的嫁衣。

其实这还不是最打脸的,最打脸的是崔家和那拉家,两家也来了女眷,她们也想过来看看湘云,不过却被下人们拦住了。

理由都是这会儿不方便‘见客’。

*

金子打出来的嫁衣,哪能不好看。不过众人的视线落在一旁架子上挂着的郡王嫡福晋吉服时,再一次觉得胤禟和湘云都病的不轻。

史家的姑娘除了湘云外,都跟贾家不亲。史三婶的闺女史湘薇长这么大也极少出现在贾家人的地盘上。姐妹们叽叽喳喳的说话都没人理她。此时嫉妒羡慕恨的看完了那件吉服,不由想要刺湘云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