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第4/7页)
二人先在云州最大的那家花楼里落脚,翌日,也就是晋交会结束的前一日来了会场。
已经焦头烂额的韩老板因为没有保证金和失去了信誉被提前礼送出会场,正气急败坏呢就见两个富家子弟摇着扇子走过来,还跟他打听谁家的醋好?
韩老板原本很不耐烦,但一听这话立马就笑了起来。怕二人进会场,便口舌如簧的直接将人带到了一旁的酒楼各种游说。
两人一副涉世未深,又财大气粗的样,韩老板便觉得有门。
韩老板是精明商人,但现在却多少有些急燥,而另外两人则是天津卫出来,专做街头说嘴逗趣生意的托儿。
“咱们唐家可是专管内廷供奉的。你知道御膳房一天,就一天能用多少醋吗?”弟弟醉意朦胧的给韩老板比了个手指头,说得跟真的似的。“御膳房连着各宫的小厨房,就得这个数。”
嘶!这么多?
“这也是咱们兄弟跟韩大哥的缘份,可惜咱们兄弟不是管事的。若非如此定要促成这项生意。”
又说当今南巡,京城没意思便背着家里人悄悄跑出京玩的。还说什么以后就要帮家里打理生意了,再能这样的轻松日子了。
“内务府的吴公公,跟咱们家好着呢。六房的三堂姐就是许了这位公公做正房。咱家的东西只要报上去就没有不收的。”
“山西到是个好地方,昨儿吃的那个牛肉竟然蒙古那边的还要好些。要是送到宫里,指不定多得贵人喜欢呢……”
韩老板不动声色的套着话,这两人也是不动声色的劝韩老板光做醋的买卖有什么意思。你来我往间,这个韩老板就掉到坑里了。拿着二人给的五千两银票准备帮人收购一批陈醋和山西特产。
这批货少说也得五千坛陈醋,几千坛汾酒和竹叶青以及每样上万斤的特产,只他们这次就是出来玩的,看到晋交会才想着几坛陈醋和酒当伴手礼。
说手里没那么多银子,也想将韩大哥介绍给家里人认识。若韩大哥愿意,不妨先垫付了这批货,然后亲自压了这批货跟他们兄弟回京城。
不过人家又说了,无论是酒还是醋都不要一家的,最好是每家两三百坛,如此既分得出优良,也能不容易出事。
五千两银票直接拍在桌上,二人喝到了尽头上还要跟韩老板义结金兰。忽悠奉承间,这一顿酒竟直接喝到了下半夜。
翌日,韩老板将这对兄弟请入自家府中做客,随后便拿着那五千两银票出门采购了。
这点银子明显不够,于是韩老板又自掏了腰包垫付了一些。不过这笔货需要的银子不少,韩老板也不敢将家底全都砸在这上面,于是这些货里有些是全款买的,有些是交了定钱的,有些是靠人情面子赊欠的……
也有人劝韩老板别上当受骗了,可韩老板却多少有些被人忽悠瘸的架式。加之整个晋交会所有人都赚钱了,只有他赔钱赚吆喝,心里正憋着一团火呢,哪里听得进劝去。
还有些人也是坏的一批,听说了这事后还对韩老板来了激将法。本就头脑发热,被这么一激,哪还冷静得下来。
对了,为了不影响晋交会的信誉,湘云还让人散布了许多韩老板是在晋交会外面发现的商机,以及是在晋交会结束后捡的漏。
与此同时,晋交会彻底结束,湘云直接坐在同胜钱庄里当着许多人的面给这些人签条子取保证金。
拿回了保证金,又做了不少单生意,山西这边大大小小的商人都对这次的晋交会满意的不行,分别与湘云寒喧了两句便跟着湘云离开子同胜钱庄。
湘云将人再次带回会场,说了一回她准备在西安再开一次陕交会。时间未定,希望诸位介时也能捧个人场。
有了这次的良好合作,众人也多少期待下一次,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答应赴约后,湘云便又以女子身份不便宴请为由,连散伙饭都没请的就将这些商人送走了。
~
与酒楼这边结清了帐,湘云便带着人回客栈了。
湘云将师宣叫了过来,先算了一回这批货的成本,又算了一回租用酒楼的费用,雇佣镖局的费用等等,最后再算了一回收到的各家入场费,韩老板违约赔偿金这两笔收入。
赔了。
这么看是赔了,但湘云心中有数,所以心情很好的对师宣说道:“我还有一批货,由另一批人护送入陕,那批货的成本很低,细算下来还是挣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