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3/4页)

前儿他的好二弟在书房里小厮玩闹,直接被他老子撞了个正着。看着衣衫不整的儿子被个小厮压着做苟且之……啧啧,若是这个时代能量血压,那卫老爷的血压绝对能升到一百八。

那小厮被堵住了嘴,拉到庭下杖毙了。卫家二少爷自然也免不了一顿胖揍。老爷骂,太太哭,二少爷又被打得皮开肉绽,卫家这两日,别提多热闹了。也正是这般,卫若兰才有了出府办私事的机会。

那天书房的事,如果是卫二少压着个小厮胡闹,卫老爷也不会如此愤怒。可事实上却偏偏是卫二少被压在了下面。这种事情被一个当老子的看到,多少有点接受不能。但架不住二少的亲娘还活着,所以卫老爷再生气,也只是一时的。

只是不知道与那小斯有了私情的卫二少会不会记恨他老子棒打鸳鸯了。

三教九流,只要你出得起买命钱,什么样的人才找不到呢。

因这事还牵扯到了人命,所以卫若兰的尾款又多付了些。付了款又偶遇了湘云,今日剩下的时间就是去赴宝玉的约了。

卫若兰也是世家子,认识几个世家子弟再正常不过,与宝玉时有联系也就不奇怪了。

谁叫宝玉好骗呢。

宝玉不是个趋炎附势的性子,他虽然天性中带着几分懦弱,但他却不会做出落井下石的事。因着中元节的事闹得极大,宝玉心疼湘云,便不由又对卫若兰心生几分怜悯。卫若兰就是凭借宝玉这份过盛的同情心和好骗的性子给自己塑造了一个可怜可悲的人物形象。

除了湘云,卫若兰已经没有更好的成亲对象了。

自古成亲都是两姓联姻,为的是齐头并进,而不是扶贫,拖后腿。

卫家的情况,他的情况,注定了不会再有门当户对的亲事了。而一但亲事都要由着他老子和继母摆弄,那他还有什么未来可言。

湘云出身史家,正经的名门贵女。她身后有九爷,有大笔嫁妆,还有她与荣国府的香火情,宝玉等人的兄妹情以及她女学出身和女学的人脉关系网,如果这门亲事能玉成,也许他还有步上仕途的机会。

士农工商,谁不想居庙堂之高,将那些蝼蚁踩在脚下呢。只是这样一门好亲事,想要落在他头上,就得用非常手段,不是吗?

连奶娘都背叛的卫若兰,其实手里一直无可用之人。若有三五忠心下属,知心好友,说不定他能干出更多的事。可惜了,现在万事都只能靠他自己。

到了约定的地方,卫若兰将街上随手买的一份吃食拎了上去。

见宝玉已经到了,卫若兰扬起一抹和煦微笑,举了举手上的油纸包对宝玉说道:“这街上的吃食竟比府里那些多了几分人间烟火之气,世兄定要好好尝尝。”

宝玉都这样好性子,与宝玉情同手足的那位史大姑娘怕是更好相处呢。

宝玉闻言便笑着与卫若兰打招呼,一边看着卫若兰打开油纸包,一边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里面的吃食,随即露出失望的表情。

刚还想着若这玩意真那么好吃,他就问问卫若兰在哪买的,回头让人给云妹妹买了送过去呢。味道如此一般还是算了吧。

“怎么?不和世兄的胃口,还是世兄吃过比这更好吃的?”

宝玉点头,就着吃食与卫若兰聊了起来。“我知道一家烧腊做得极好……”

……

一个想要不折手段的学一回才子佳人,做一回投其所好的感情骗子。一个却是心无城府的与人相处,待他日事发,也算是给宝玉上了一回最生动的人性实验课了。

而此时不知道或是知道了也无所谓的湘云正在拿着算盘算结余。

元春要省亲,因着省亲大房都闹成那样了,宝玉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些都是银子闹的。

再一个,宝玉不认为做错了,但他却觉得大房用错了方法。

他与湘云做生意,湘云给了他不少银子,不过还有一部分银子宝玉仍旧放在了湘云那里。一来府里人多手杂怕叫人发现说不清楚,二来也是怕回头被人拿了去他还没办法大张其鼓的找。

他信得过湘云,而湘云也没辜负他的信任,再需要用钱的时候都没动宝玉那份分红。不过之前去荣国府的时候,宝玉就便偷偷的跟湘云说了一回钱的事。

宝玉问湘云他有多少银子,建个省亲别院又需要多少银子。他还问湘云能不能再借他一些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