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3/4页)

湘云可会哄自己了。

有好吃的,有人陪着玩,就算没有亲人,她也是自得其乐。

小年前回了私宅,湘云便拿出之前买的冰雕工具,带着府里学过冰雕的下人们在私宅里雕冰景。

其间湘云还抽空跑到百货商场那边来了个大采购,花了好几百两银子置办了一回大清版年货后,湘云还直接打发人送到了各处。

可能花钱真的会使人快乐,湘云还特意去了一趟八爷和雅尔江阿的商场小小的买了些东西回来。

然后从对家商场出来后,胤禟的百货商场又搞了一波活动。

进店就送福字!

不光如此,湘云还让人在顶楼那里专门腾出一块空间来,又请了两个老秀才。

老秀才一边写福字,还一边给一些人起名字。

没错,就是名字。

大清没有扫盲班,很多人都是不识字的。湘云之前还想着办报纸,但当她发现大清文盲太多,还有可能因为‘清风不识字’这种事闹出问题后,便打消了这种念头。

没读过书的人很多,给孩子起名字也起的叫人深感世界之大。于是湘云就搞了个起名的小活动。

来人要穿过整个商场,从一楼到顶楼,然后在那里取一份秀才公起的雅致名字再从顶楼一层一层的回到一楼,最后才能离开百货商场。

雇佣秀才公起名字用不了多少银子,但百姓在求取名字的这个过程…未必不会消费。

之后湘云又让人赶制了一批《三百千》,是将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汇总到一起的启蒙书。

凡在百货商场消费满了多少金额的人都可以免费领取一本《三百千》。

这批《三百千》是湘云自己掏腰包定制的。

里面不光有正统的三百千,还有湘云掺杂的一些私货。

比如‘女孩也是宝’这种概念。

商场的总管事在年前就定了一批大红灯笼还有些红色的吉祥物件在过了腊月二十八后,便开始各种铺陈。

雅尔江阿知道后,也不甘人后的同样定制了一批。

可以说,不管胤禟的百货商场做什么,雅尔江阿那边一知道,肯定要明目张胆的模仿过去。

商场这边的总管事不止一次气呼呼的跟湘云和胤禟说起这事,他还希望胤禟他们能想想办法不叫他们学。

胤禟嘲讽的笑笑,满不在乎。而湘云竟然也跟胤禟一样。

一家独秀有什么意思,而且不管是古代还是未来,一直都存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现象。

要湘云说,不如学一学大禹治水。大禹怎么治水?

堵不如疏呀。

与胤禟对视一眼,二人如出一辙的笑道:“拖垮他。”

拖垮他?

管事们不解其意,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直接问了出来。然而胤禟和湘云却没谁想要给他解惑。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能挣到大红利,像是百货商场,像是那个正在即将开赛的瓷器比赛。

他们吃了红利,就一定会有很多人跟风效仿。那就叫他们跟。跟到没有财力往下跟了,他们也就止步于此。

胤禟的主题公园已经建好了,瓷器比赛秋日里就要开展的,后来因着各种事都堆积在了一起,又因为户部那里抽不开身,胤禟便将瓷器比赛的日子定在了正月十六。

八爷是个机灵人,他知道胤禟建主题公园以及组织瓷器比赛都是为了挣钱,但他现在还没看明白胤禟怎么挣钱,也不知道胤禟这一波要怎么操作,所以他只在一旁观望,并未一头扎进去。

当然了,也有百货商场那里投入太多,回报与投入不成正比,叫八爷很有种入不敷出的窘迫,想要跟着胤禟的脚步也没办法就是了。

回到商场这边,湘云为了聚拢人气,悄悄吩咐主题公园那边的总管事,花大价钱将京城最著名的几个青楼楚馆里的花魁包下来。

然后从初一那日起叫几个花魁在主题公园这边热场子。花魁都是才艺绝色皆佳的美人,给她们一个舞台就够了。

这一波绝对是大出血,大投入了。

但没办法呀,主题公园那里需要大量的人气,借着免费看花魁表演的便宜总能聚来不少看热闹的人。

他们必须在正月十五日前将整个主题公园变成京城家喻户晓的打卡点。

为此,湘云又让人通过各种途径买了几千只漂亮花灯,又跟胤禟商量了一回,能不能将今年的花灯集市调整到主题公园附近的几条街上。介时他们再将主题公园免费开放,让京城百姓进到里面去赏花灯。赏花灯,猜灯迷,再弄些翌日来领奖的活动,正月十六那日的人气差不多就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