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2/4页)

兰宜犹豫了下,谨慎地道:“有一点。”

若是从前,她必然要说没有,但查出身孕以后,她的想法改变了,孤身在外毕竟危险,借着英氏的口,能拉一拉沂王的虎皮,她和孩子都会安全一点。

英氏眼睛亮了:“哦?你见过沂王吗?”

兰宜困难地摇头——扯谎也不容易:“没有,沂王性情孤高,不怎么与外人往来。”

英氏并不失望,兰宜一个内宅妇人,要是见过才奇怪呢。

“我们老爷听闻,沂王在青州时喜好修道,是吗?”

这在青州是人人都知道的事,不过隔了近千里的淮安府,就需要打听且也不十分确定的了。

兰宜点头。

英氏一喜:“那依你之见,送什么样的祥瑞能打动沂王?”

兰宜欲言又止。

英氏鼓励她:“你只管说,说错了也不要紧。”

她自然还要再寻渠道打听的,也不会只听信兰宜一人。

兰宜诚实道:“什么样的都打动不了,沂王不好这些。”

他那道心都是假的,亵渎道祖的话都说得出来,哪会好什么祥瑞。

英氏吃惊道:“是吗?”她想了想,自己找了答案,“是不是有人送过,被沂王斥责了?”

兰宜含糊点头。

“那就罢了,本来我寻到了一只白龟。”英氏说着有点遗憾,“只是老爷不肯,说他是朝廷命官,自该有体统,做那些曲意奉承的事像什么话。”

兰宜道:“大老爷一心奉公,正是人臣楷模。”

她心里想,山阳知县这个脾气,说不定倒能投沂王的缘法,不过这些事如今都与她无关了,她就也不再多说。

英氏听了她的恭维,则更觉得她是大族出身了,一般人哪有这么大口气,也说不出来这个话。

便笑着问道:“你如今有了身孕,可送了信回去吗?”

兰宜摇头,又点头:“我托人打听过,他已经再娶了。”

她改口是忽然想到英氏万一好心想伸手管她这闲事,替她去青州出头,那就麻烦了。

英氏唏嘘:“唉,这么快,这样的人家也太无情了些。”

话说回来,不无情,也不会把发妻撵出家门了。

兰宜无法与她同情的目光对视,心虚地移开来。

“那你打算怎么办,就不回去了?”

“嗯,我想自己养育。”

话说到此处,英氏自然明白了兰宜未出口的所求,道:“到底不容易,若有什么为难的地方,你可打发人来告诉我。”

兰宜等的就是这句话,忙站起来诚挚谢过。

接下来一段时间,她和英氏又有了两三次来往,英氏起初另有些用心,接触下来,倒真有些喜欢她安静的性子,因确信她的大族来历,也不以商户看视,只以礼相待。

有时也打趣问她:“待你生产后,我来替你寻户人家如何?以你的年纪品貌,带着孩子也不难再嫁,我听说朱典吏就仍然愿意。”

兰宜笑着回绝。

朱典吏确实又来找过她,只她不可能答应。

与英氏拉上关系以后,她在淮安府的日子已经很安稳了,她没特别对外说过,但邻居们自然而然地知道了,连房主来收租都对她客气了些,在山阳知县调任之前,她都可以安安心心地怀胎,等待生产。

可喜的是孩子也体谅她这个当娘的,除了偶尔的孕吐之外,再没闹过她,兰宜心态平和无比,觉得她有过的那些戾气都像是上辈子的事了。

但有些人再也坐不住了。

“老孟,你快看,看仔细些,娘娘怀的是男是女?”

以孟医正的修养都没忍住翻了个白眼:“窦公公,隔这么远,我是大夫,不是神仙。”

窦公公不满:“都五个多月了,还看不出来。”

孟医正深吸了口气:“——你不要拉着我在这里藏头露尾,我们出去当面见娘娘,让我给娘娘请脉,我才能大概知道,也不保准。”

窦太监很纠结:“王爷说了不得勉强娘娘,再者,惊了娘娘的胎气怎么办。”

他们到淮安府已经半个多月了,早就找准了地方,但连窦太监也怕了兰宜的脾气,不敢轻易惊动她,要是他们没来娘娘都好好的,结果来了,反而害得娘娘的胎相不稳了,那罪过真是满身长嘴都说不清楚。

“要不明天设法再去问问那个程大夫。”窦太监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