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葱油拌面和米糕(第2/4页)

但她没有告诉舅母。

田氏有些失望,只好打住。

三人一起朝外走,刚走到街巷口,就和迎面冲过来的鲁老太太和韦氏碰上了。

那两人也慌慌张张的,显然也是听说了这边的消息。

几人在巷子口遇见,鲁老太太睁大了眼:“你们怎么在这儿?”

田氏是个火爆性子也不会圆滑,刚要冷嘲热讽两句,被王氏拉住了:“鲁家嫂子,我们今天也是来转街的,这不,你们家铺子出了事……官府把路堵住了,才让人通行呢。”

鲁老太太急着去看儿子,也懒得和几人纠缠,带着韦氏就继续往铺子里赶。

芮娘一直低着头不说话,只是两人经过她的时候,她抬起头,韦氏也在看她,说不上为什么,她从韦氏眼里看到了一丝淡淡的鄙夷。

出了街坊,王氏要先走一步了,田氏笑着和她告别,再看芮娘,呆愣愣的不知道在想什么。

听见舅母喊她,芮娘才回过了神。

“想啥呢?”

“没什么……”

刚才韦氏的眼神让芮娘很不舒服,加之她想起舅母昨天说鲁家已经知道了她之前的事,所以……刚才那个眼神,是嫌弃吗?

芮娘抿了抿唇。

“走吧,前面就是绣庄。”

芮娘一听绣庄两字,猛地来了精神,“舅母,我们真的去绣庄?”

田氏奇怪的看了她一眼:“不然呢?上次是舅母考虑不周,你这几天都是这一件衣裳,小姑娘,还是多打扮打扮自己。”

宋芮娘此刻,心中不感恩是假的。她忙拿出袖子里的绣样:“舅母你看看,这是我昨晚绣的……我想去绣庄问问,看能不能卖出去行不……?”

田氏睁大了眼,接过来仔仔细细的看。

“这是你昨晚绣的?用了多久?”

“不到两个时辰。”

田氏被自己外甥女的绣工惊住了,“这真不错,这走线和针脚,我之前在成衣铺子里见到的也没这个好。”

芮娘第一次被人肯定,眼睛都亮了亮:“真的?”

田氏:“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要不,你去试试?”

芮娘小心翼翼的接过,嗯了一声。

芮娘进了绣庄,没多会儿就出来了。

“怎么样?”

芮娘没说话,只是默默的打开手上拿的帕子,一层层被包的严实,打开完,田氏看到了里面铜板。

她捂住了嘴,一把将芮娘手中的帕子一捂:“多少钱?”

芮娘眼里带着笑,像个弯弯的小月亮:“五十文。”

“好家伙……”

五十文。

够家里吃两三天了。

田氏那脸上的笑比刚才还要灿烂,一把拉住了芮娘:“舅母以前咋没看出来,你咋这么有本事嘞?”

看得出田氏今天真的很高兴,芮娘也高兴。

她终于不是吃白饭的,终于也

能用双手添补一些家用了。

有了这五十文,田氏变得很大方,痛痛快快的给芮娘扯了两匹布,一匹桃红色的,一匹大红色的。

“大红色这个留着你出嫁用,先备着!”

芮娘没说什么,只是乖乖的跟着田氏走。

两人出了绣庄,想到了什么:“对了,你要做绣工,家里的针线不够了吧?得多买点儿。”

芮娘也想把这个活计长长久久的做下去,自然答应。

除此之外,还去集市上买了米面油,经过糖铺子的时候,又买了一斤糖。

这五十文,基本就不剩个什么了。

芮娘不在意,她在舅舅舅母家生活了这么久,赚钱贴补家用,是早就该做的事了。

这一天,田氏看自己这个外甥女格外的顺眼,提着大包小包的,回了甜水村。

杜功章见到这一幕吓了一跳:“你们买啥了?!”

田氏看了眼他,哼了一声,“咋的了?买点儿东西,心疼钱了?”

杜功章的确心疼,家里可供开支的银子越来越少,但碍于芮娘在这儿,他没说话。

田氏见他这样就气不打一处来,也不说话,只是将这些东西都搬进了厨房,芮娘也在厨房忙活着,准备晚饭。

买了面粉,干脆就做一顿面。

家里没有多少菜,但是葱却是多,芮娘看着这些葱,决定晚饭做葱油拌面。

面粉和水,揉好之后发面静置,趁这个空档准备熬葱油。

油虽然是稀罕物,但是熬好的葱油并不是一次要吃完的,还可以二次利用,新鲜的小葱扎成结,大葱切成段,放入热油里熬,小火慢炸,一直要炸到葱段变成黄色微焦后才能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