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5/7页)
赵清恒当然不是坏人,但到底是最大的孩子,他感觉自己身为长兄受到了污辱。况且赵清漪这样的烈性在这个时代才是异类。
“那我搬回去和妈住,照顾妈。”
赵清阳是最小的孩子,还处在会想妈的时候,不管这个妈背后有什么不对,总喝过她的奶水,吃过她做的饭。
“我也回去找妈。”
赵清漪点了点头,说:“孝顺可嘉,我不阻止你们。”让他们体验一样艰辛也不是坏事。
赵清恒和赵清阳坐在车上,家里原就有两辆车,一辆早一步送赵太太回华区,现在另一辆送他们。
赵清芳却和赵清漪姐妹感情比较好,而她心底还念着爸爸,所以留了下来。
……
这天,两人一起巡视一家面粉厂,赵清漪翻了翻账册,原料和产量有些出入,她看了看会计,又招了厂长来一起问话。容延宗再次见识了这个干女儿的精明之处,也就任她作为。
“老爷,赵小姐,对不起,厂里实在太忙了,还有什么事吗?”
赵清漪说:“朱厂长、张会计是吗?”
两个男子不禁心虚,赵清漪说:“这两个月的面粉产量比例不到七成吗?”
朱厂长说:“这数量也没有问题,面粉产量比例从来就是这样的,有的厂还不到六成呢!”
赵清漪说:“这是美国进口的小麦,容发洋行的那笔账还在我脑子里呢,这可是超品质的小麦,比河南河北来的麦子好得多,接理应该能产出八成。这两个月以来的产量都有一两成没了,是不是我们容氏面粉厂庙太小了?”
朱厂长心底一惊,说:“小麦子有部分坏了,因为仓库漏水。所以产量比就低了些。”
“仓库漏水?”
张会计也说:“是的,潮了十几吨麦子,这才减产了。我们没有做进报损里,其实是怕老爷责怪。”
“发霉的麦子呢?”
“卖给永成面粉厂了,他们厂生产的面没有我们厂好。因为要下月才结账,所以现在的账面上还没有。”
“什么价卖的?”
“……就是霉发的麦子的价,三成的价。”
赵清漪说:“仓库还没有修吧?这账上没有修理费用支出。”
朱厂长道:“还没有,厂里实在太忙了。”
赵清漪点了点头,说:“原来是这样,那你们下去吧。”
两人看向容延宗,后者点了点头,朱、张二人才心怀忐忑地离去。
容延宗问赵清漪:“你相信他们了?”
赵清漪道:“刚刚巡视了仓库,虽然没有看过屋顶,但仓库里堆着五天前送来的麦子,前天可是大雨,那些麦子怎么就好好的?”
容延宗说:“那你怎么不指出来?”
赵清漪说:“此二人是深是浅,我尚且不知,哪里能冒然发作,得罪了人?真要发作,也得把人底气查清楚,做足准备再说。况且面粉厂总是要运行的,一下子抽了人,自己也麻烦。”
容延宗长叹一口气,说:“漪漪当真只小狐狸呀。”
赵清漪说:“义父打算之后如何处置?”
容延宗说:“若是你,会如何打算?”
“可以试着招几个新人来‘辅佐’,新人想上位只有抓住他们的把柄,然后取代他们,就算新人斗不过旧人,分权监督也好。他们太过份了,当然是做足了准备直接弄掉。”
宗延宗淡淡一笑,没有置评。
巡视完几家厂回到容家,容延宗才问起她的家事,赵清漪摸了摸脑门,说:“我反正不追求虚名。”
容延宗劝道:“那将来如何嫁得好人家。”
“我这么有钱,将来还愁嫁吗?现在是民国了。”
容延宗看着短发女孩,她敢爱敢恨,但是也任性之极。
……
岁月流逝,又过了一年,到了1930年。西方世界列强还处于经济危机之中,脚盆鸡也已经深受其害,再过一年大约要发动臭名昭著的事变。虽知是不同平行位面,不是正史,赵清漪还是感慨万千。可这十里洋场繁华如旧,纸醉金迷,没有丝毫的预见。
也是在1930年的10月,去美国留学七年的容耀廷要回来了,获得了医学内科与外科的双硕士学位。
其实,容延宗是送他去学商科的,学习洋人的先进的东西,可是孩子总有自己的喜好。到了外国,容延宗反而更控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