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蓝玉(第2/3页)

在战场上,他们永远都是敌人最先要解决的力量。

出生入死,九死一生。

丝毫不夸张。

蓝玉最强的一点,就是他足足训练了两三千夜不收,这些人战力无双,凶猛无敌,又机警异常。

遇到了战事,夜不收在前面开路,蓝玉就可以顺利推进,毫不担心。

所以说,一场战斗的胜负,往往在战前就注定了。

明军用二十年的光景,打造出了一支强悍无比的战争机器,从头到脚,每一根汗毛,都狰狞恐怖。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这一场大战中,或许只是一闪而过,只有短短的一个冲锋,背后却是十年辛苦,成吨的血汗。

当然了,也是这样一场战斗,就能决定今后几百年的走向。

就比如历史上的岭北之战,徐达败给了王保保,大明失去了最好的剿灭元廷的机会。

洪武朝没有完成这个任务,朱棣继续五征蒙古,一样没有斩草除根。

一直拖到了土木堡,明军翻车了。

不光惨败,还被打断了脊梁,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

如果说永乐朝,南征北战,纵横天下,万邦来朝……那时候的大明朝,代表一个比肩汉唐的天下,那么土木堡之后,明军退守九边,无法进取,就是从天下,变回了一个国家。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大明的入关之战!

一战成功,从此天下无敌,稍微差错,就要失去十年,甚至是百年良机。

身在应天的张希孟,提起笔,酝酿着情绪,他在写一篇文章,写到底要如何构建属于大明的天下。

此战之后,北元一扫而光,大明需要规划属于自己的世界,从最顶层设计,一直到普通人在这个体系中的定位,自上而下,都需要有足够的准备。

张希孟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他现在开始动笔写作。

只不过在张希孟的抽屉里,还有另一篇文章,那就是一旦战败了,需要怎么办?

莫要灰心,莫要丧气。

十年准备,再次出发,不破楼兰,誓不罢休!

好家伙,聪明人都是两手准备的。

再看朱元璋,他就简单多了,带着大孙子,在城外堆肥,忙得不亦乐乎。只是偶尔休息的时候,朱元璋会凝视北方,在脑中一遍又一遍,思索着战场的情况。

那一刻,千军万马,呼啸而过。

其实朱元璋很清楚,他早就不适合领兵出战了。

他一旦动身,就会给自己人,给对手,都带来巨大的压力。

要么自己人忙中出错,露出了破绽。要么敌人提前灰溜溜逃跑,避而不战。

所以他只能默默关心着,甚至不能表现出任何的急躁,以免影响了前面的将士。

还真是不容易啊!

“来,跟着皇爷爷除草去!”

朱元璋抓起朱雄英的小手,祖孙两个笑呵呵往前走。一个是真的开心无事,一个是装得若无其事。

关乎大明命运的战斗,突如其来爆发。

指挥使章存道率领三千明军先锋,在土剌河遭逢元军突袭,三千人马,损失过半。

章存道拼命突围,率领着不到一千人向南逃遁,幸好遇上了晋王朱棡,他领着五千人接应章存道。

“殿下,后面是蒙古大军,赶快撤退吧!”

朱棡冷哼一声,“让我撤,还不够格!就算是王保保亲自来了,我要要从他下巴上薅下几根胡子!”

朱棡果断迎击,他遭逢北元大将贺宗哲的两万大军,朱棡明显兵力不占优势。

但是明军果断冲击,丝毫不畏惧,一战下来,贺宗哲留下了两千多具尸体,仓皇撤退。

随后王保保率军亲临,又和朱棡交锋,双方互有损失。

“三哥挺有两下子,居然能和王保保杀得有来有回,我还低估了三哥。”

朱樉给他一个白眼,“你目空一切,心里又有谁?别废话了,接下来要怎么打?”

朱棣笑嘻嘻道:“二哥,你真冤枉我了,接下来我准备增援三哥,然后佯装战败,二哥你领兵接应我们。就这样,咱们且战且退,引诱王保保南下。”

朱樉一怔,“老四,你愿意信二哥?”

朱棣嘿嘿一笑,“那就要看二哥愿不愿意救小弟了?”

朱樉深吸口气,“我还没有糊涂到蒙古人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