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2/3页)

在教军场,数千名女兵,穿着明军特有的鲜红战袄,英姿飒爽,整齐排列。

这是一支前所未有的兵马,她们虽然在寻常人看来,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

可事实上她们几乎都读过书,接受过三到五年的教育。

读书识字,她们还学了卫生条例,懂得紧急救护。

她们还会种种本事,天文历法,算学经商……方方面面,无所不有,此去凉州,她们可不是成为谁的附属品,也不是单纯去和将士组成家庭,扎下根基。

她们也是一群战士,是去改变凉州面貌,教会凉州女子,像京城一般梳头的战士!

所以在她们的队伍前面,也有一杆军旗,迎风飘扬。

“我们即将前往的目的地是凉州,那是一片我们曾经长期拥有,又失去了几百年的土地。”

张希孟站在女兵对外的前面,向她们讲述此行的意义。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拿下一块土地不难,可是要在这一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却是不容易。必须有稳固的家庭,能够生息繁衍,传递文明,生生不息,才能真正变为华夏疆土。”

“西汉通西域,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我们的将士,曾经在西域之地,所向无敌,开疆拓土。但是他们只有男人,缺少女子,缺少能够传递文明的力量。”

“我还记得,第一首诗,第一个字,第一篇文章,都是家母教我的……”张希孟道:“一个合格优秀的母亲,教导子女,引导后代,让他们遵循正道,传递文明,绵延千秋百代。”

“所以说,你们此去,是功在华夏,利在千秋。是真正的大智大勇,大仁大德!”张希孟朗声道:“女兵们,将士们,大明朝,要感谢你们,子孙后代,也必然感激你们!”

这些女兵仰视着张希孟,她们也都知道,正是这一位坚持让女子读书,女人为官从军,彻底改变女人的地位。

如今能听到他的勉励,每个人都备受鼓舞,格外振奋。

她们也是大明的一份子,和男人没什么区别。

男人能在疆场立功,她们也一样能做到。

有志气的女子,不是要求被人当成金丝雀照顾。她们想要的也不是无休无止的优待。她们想的是男人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

生而为人,没有什么不同!

“全军出发!”

旗帜飘扬,女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应天出来,道路两旁,尽是见证这一幕的人群。

原来女儿家也可以如此慷慨激昂,原来英雄不分男女!

这一幕,深深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那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遭受着强烈的冲击。

一种属于大明的骄傲,快速酝酿着。

随着这一次西征的队伍,还有数量众多的精品丝绸,甚至有御用之物。

为了将士们,大明朝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朱棣再一次随着同学们见证了历史,过去他知道西凉王冯国用是大明的英雄,父皇都称赞不已的名将。

现在他又多了一些认识,他开始钦佩那些不辞辛劳,离开家乡,前往凉州的女子。虽然是巾帼女儿,却做到了真正的不让须眉。

从这一天起,顽劣的朱棣,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往他的小脑袋里,塞进来各种各样的知识。

他虽然还有些朦胧模糊,但是想要做一个出色的征西大将军,率领这些国士英豪,显然不是现在的他能做到的。

朱棣在武学里寻找书籍,广泛阅读。

沉溺学习的朱棣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二哥三哥,已经集结了一百来人,准备给朱棣小刀剌屁股,让他开个大眼!

就凭你,还相当征西大将军,论起打仗,我们也不怕你!

这哥俩一商量,给朱棣摆了个十面埋伏。

分出十几个队伍,仔细排列,不给朱棣任何逃跑的机会。

然后朱樉和朱棡一起手拉手,来找朱棣。

令他们意外的是,朱棣没有跟他们争吵,反而是叫他们过来。

“二哥,你受封秦王,要去长安啊!”

朱樉怔了下,“怎么?四弟,你没事看书多累?咱们出去骑马吧!”

朱棡也不无蛊惑道:“是啊,四弟骑术那么好,也教教我们两个。”

只要你出去,就落到了我们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