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3/5页)

过往的八卦,在大家心里留下了悬念,时至今日,谁也不敢多说,毕竟李岁安已嫁人了,嫁的还是朝廷新秀谢家大郎君。

不过,这并不妨碍商辞在师弟们心中的榜样形象。

能让山长和靖安长公主同时入眼的青年,该是多么优秀的人呀!

北山门生对商辞的态度,自然也被安静旁观的谢原收入眼中。

他似乎明白了商辞为何请他一起过来,了然的扯了扯嘴角。

若两边学生切磋,商辞自然是站北山这头的。

谢佑作为国子监生之一,又是谢家郎君,无形之中,就显得谢原更亲近国子监一派。

商辞是北山出走多年的师兄,他是北山新晋的女婿,能代表北山的,是他商辞。

“来了。”李耀一眼扫过,只见谢原未见岁安,随手一指,“坐吧。”

因今日学中有客,教舍里也增设了许多座位,谢原进来时就见岳父和父亲正在低声聊着什么,五叔和六叔却不见踪影。

谢世知相当投入认真,眉眼间泛着罕见的光彩,都没看到谢原来了。

谢原觉得新鲜,便没有打扰,冲岳父搭手一拜,走到谢世知身旁的空位坐下。

商辞行至李耀面前作拜,李耀点了点头,商辞亦退至李耀旁边坐下。

林博士见人来的差不多,主动道:“下官早闻驸马爷乃不世之材,门下弟子辈出,皆为能人,然国子监亦为国学首院,亦曾出将相之才,今朝两方共济一堂,是个难得切磋学习的机会,还请驸马也不吝赐教。”

李耀闻言,竟摇头笑了两声:“林博士言重了,学海无涯,本就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是从北山也好,考入国院也罢,各有追求,各有优劣,并没有比较的意义。”

林博士听出李耀的意思,连忙降低了自己话中的比斗味道:“驸马说的极是,两者皆为国培养人才,这些孩子们,日后也都是要同朝为官,报效朝廷的栋梁之材,那今日,便随性的交流切磋一番,驸马意下如何?”

李耀笑了笑:“既然是切磋交流,随性自由,倒也不必我来赐教什么,只管叫这些孩子们自己切磋便是。”

林博士:“阿这……”您都不主持一下的吗?

就硬切?

商辞起身,对李耀一拜:“若恩师与诸位不弃,不妨由学生来稍作主持,浅出几题,以免乱序。”

此话一出,国子监方有了些小小的骚动。

谢原轻轻抬眼,但见谢佑老神在在淡定自若,并未与旁边的人絮絮低语,他扯了扯唇,心想,可以,有点长进。

“这不公平!”张骁就坐在谢佑身边,他声音很低很沉,但谢佑听到了,侧首瞄了他一眼。

张骁见谢佑这般淡定,不免皱眉。

这人怎么连一点国院荣誉感都没有?

他们是率性堂的优秀学生,是国子监顶尖尖的苗子,若在这里输给北山学生,传出去只会让国子监生乃至率性堂学生的身价一落千丈。

刚才他们都听到北山的学生喊那个商辞师兄了,若由商辞来主持,难保不会出些偏向北山的题目。

张骁不喜欢走后门的人,但事关集体荣誉,他忍痛和自己的原则短暂的分别了一下。

“你兄长既是北山女婿,又是你谢家大郎,在长安城更是颇具名气,为何不让他主持?”

谢佑默不作声,收回目光。

“你……”张骁气闷,也懒得理他了。

学生们尚且有这个自觉,林博士岂会无动于衷。

为了国子监的荣誉,哪怕是在靖安长公主和李驸马的地盘,他也必须勇敢一次。

“哈哈……”林博士以笑声开场,努力把自己的语气化的非常随和:“既是如此,那不妨再多些趣味,由在场之中任选三位出题,由两方学生作答,当然,无论是出题还是作答,都当有分寸尺度,不涉批判妄议,不谈忌讳胡说,诸位以为如何?”

言语之中,无形的就将优势分散开来。

谢世知本来和李耀谈的挺高兴,忽然被打断硬来看什么学生比试,顿时索然无味,又开始兀自沉默。

李耀倒是爽快:“无妨。”他扫了一圈,最后目光落回林博士身上:“我看林博士就不错,你出一回便是。”

林博士连连摆手:“不敢不敢。理当驸马赐教才是。”

李耀就差把“意兴阑珊”这几个字刻在脸上,他笑了一声,随和的语气里,加重了几分认真:“我就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