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当丫鬟的第三十八天(第4/5页)

才把钱串好,月云就过来传话,“大娘子叫你过去说话。”

冰粉陆锦瑶吃了大半,白瓷碗摆在一旁的小几上,阳光洒进来,上面一片细碎的光。

姜棠行了一礼,“奴婢见过大娘子。”

陆锦瑶抬了抬手,“坐吧。”

她一直说做生意要一步一步来,像烤鸡烤鸭这些,她觉得好吃,若是真拿出去卖也能赚钱。但开铺子意味着租铺面,请掌柜帮工大师傅,这么一来没半个月弄不好。

铺子越多越费心神,所以陆锦瑶一直拖着。

但有的东西能拖,有的不行。

就像这个,虽好吃,但只有夏日炎热的时候才有人买,等入秋天凉了就吃不得了,满打满算也就卖一个多月。

再加上是甜口的,放在锦棠居卖就成,不用单独再租个铺面。

陆锦瑶叫姜棠过来想问问成本如何,能不能做生意。

做生意,想的自然是赚钱。

陆锦瑶道:“这下面的粉是什么东西做的?”

姜棠道:“是魔芋,从外头医馆买的,这东西能入药,绕了几个地方只有医馆有。”

陆锦瑶道:“价钱可贵?”

姜棠:“这个在医馆按两卖,五文钱一两。”

也就是五十文一斤,但因为医馆的魔芋是炮制好的,所以比湿的价贵,贵个五六倍吧。

五斤的干魔芋能出一斤粉,一斤粉能做几十碗冰粉,姜棠卖的也贵,总的来说是赚钱的。

除了这个冰粉,其他的东西陆锦瑶都知道价钱。

卖是能卖,只是这个做出来用什么装呀,这个是湿的,不像点心一样油纸一包就行。铺面就那么大,客人多的时候转身都费劲,根本没地方堂食。

这么一来就犯了难。

“这个做好了怎么卖……”

姜棠听陆锦瑶这么说就是想做生意,只要想做,什么事的都不是难处。

这个时代也没有塑料,连纸都没有那么厚的,放在纸盒里也不成。

姜棠试探着道:“大娘子,晨起巷子里有卖豆浆的,那老伯支一个小摊位,旁边四五个小马扎。能在那儿喝,也可以自己带碗去盛。”

碗虽不同,但盛豆浆的勺子一样。

陆锦瑶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笑道:“行,我再琢磨一下,你先回去。”

姜棠行礼告退,她这冰粉,怕是只能卖白日那一回了。

傍晚,露竹叫她去书房,陆锦瑶已经把文书写好了,“你看看,因为这个只能卖一个多月,故而没点心方子那么贵。”

陆锦瑶想给十两银子,姜棠如果觉得合适,就签。还是三年,三年之后,陆锦瑶不能再用这个方子做生意。

姜棠要想靠卖冰粉赚够十两银子,得卖两千多碗,还不算自己做冰粉花的时间,把方子卖给陆锦瑶,虽然以后她不能拿这个做生意,但一劳永逸。

姜棠点了头,“大娘子,奴婢已经看过了,这就把方子写下来。”

除了怎么做冰粉,还有各种小料,都一同写了下来。

陆锦瑶看姜棠字越来越好,不由一笑,也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写完方子之后姜棠签上名字按上手印,就能跟着露竹拿银子了。

这回直接给的银票,姜棠现在都有不少张银票了,都锁在了柜子里。

露竹嘱咐了两句,“财不外露,省着些花。”

她估摸着姜棠现在存了不少钱了,单是赏钱存不下这么多,但不全是上头给的赏钱,还有卖方子的钱。

露竹倒没觉得嫉妒,各人有各自的命。要说嫉妒,锦棠居每月都能赚几百两银子,当丫鬟的不就是这样。

像姜棠这般也挺好的。

就是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总觉得姜棠攒钱另有它用。

姜棠拿了银票就放袖袋里了,短时间陆锦瑶应该不会再买别的东西,怕是得等入秋之后再看别的点心。

陆锦瑶这人谨慎小心,一件事没十足的把握不会去做。

姜棠不能再卖给侯府的丫鬟,剩下的冰粉就自己做来吃吧。

好快点把暑热熬过去。

没错,就是熬。

除了等雨,就是等傍晚,夜里在院子坐着还凉快些。

宴几堂的丫鬟人手一把蒲扇,就这么过了两日,天还没凉快下来,顾见舟准备上职了。

陆锦瑶以为顾见舟能歇个四五日,这才两天而已。

顾见舟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我怎能一直闲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