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故地(第3/6页)
洛元秋道:“不错,只有到了九十法术方能生效,少一天都不行。”
陈帝道:“太荒谬了,世上岂会有这种折腾人的法术?!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这要人如何能做到?”
树影倒印在桌沿,洛元秋低头看着手背上晃动的影子,随意道:“这已经是最简单的了,陛下连这点都做不到,还想长生不老吗?”
陈帝却看了国师一眼,笑着说:“来看也不全是谣言,古越人真有长生不老的法术?”
“知道他们为何要千里迢迢从北冥迁到阴山吗?”洛元秋道,“天和地利人和无一不可或缺,这法术只有在极为寒冷的地方方能施展,施展之后,就地取冰凿成冰棺,立刻把人放进去,推进深谷以雪盖之。大概一百年以后,由后人挖出,外貌依然如入棺时一样,从此以后都不会再改变。”
国师的脸已经黑的不能再看了,陈帝只当作没看见,追问:“当真这么神奇?”
洛元秋道:“还没说完,这只是‘不老’,还算不上是长生。要想长生,每隔一百年,就要重回一次棺中,这一百年间,只有一年能离开冰棺,不然就会有肉|身腐败之险。这般往复,活个一千年不在话下。”
陈帝道:“沉寂百年只得一年……剩下九十九年做什么,难不成都躺在棺材里?”
洛元秋点头,诚恳道:“既长生不死又无衰老之忧,这不是很好吗,陛下难道不想要吗?”
陈帝瞠目结舌,国师听到此处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起身道:“陛下与应师慢谈,臣下在此处另有事要办。”
见他离去,陈帝道:“国师已经走了,你不必再遮遮掩掩的了,快把知道的都说出来。”
洛元秋微笑道:“我已经说了,这就是长生不老的办法,陛下信也好,不信也罢,又与我何干?陛下只需牢牢记住一句话,凡事终有代价,若长生不老的代价便是如此,需舍家弃国,放弃俗世的一切,隐姓埋名躲在深山之中。从此五感尽失,食之无味,声色无感,心如坚石,在苦寒之地冰封百年。这样的长生,这样的不死不老,陛下还愿意要吗?”
.
殿中烟气袅袅,烛光如瀑,一尊女神像静立在红帐后,手拈一花,低垂的眉目间是月色般的宁和。
国师站在殿门外朝神像行了一礼,道:“确实如你所言,应常怀不会长生术,也无意加入我教。”
“掌教大人此番相询,是怕她以此为由蛊惑国君么?”
景澜从廊下阴影中现身,合掌朝国师行礼。
“陛下被蛊惑?”国师嘲讽笑道,“却也不见得。”
景澜仿佛随口一提,道:“陛下明知道长生术有违我教教义,为何还要频频提及此事,今夜更是执意要来见应常怀?”
国师道:“再过一年,启国公主就要来丽阳成婚了,从此陈启两国永结秦晋之好,息兵止战,开放关隘……于启国于陈国,都是一件好事。”
景澜静静听着,知道他话还未说完。果然国师道:“只是承天宗却未必愿意。”
景澜何其聪明,当即明白长生术不过是个幌子,陈帝此行真正的目的,乃是应常怀背后的师门。
“据弟子所知,”景澜答道,“应常怀与承天宗素有嫌隙,她也已经被逐出宗门,恐怕陛下要失望了。”
国师却道:“此一时彼一时,焉知应常怀日后是否会回归宗门,继承宗主之位呢?”
绝无可能。直到承天宗覆灭,应常怀都不曾回到承天宗,足见其恨意之深。景澜不免联想到曲善之死,思绪一动,莫非这其中另有内情?
国师面色不变,忽而一笑:“你师父也曾在此静修,她说这里十分清静。你好好在这里养伤,有些事是不该知道的,那就不要去追根究底。”
景澜低头称是,试图从他的神色转变中推测出皇帝对古越人的态度,见他之后只字不提应常怀与长生不老,便猜洛元秋大约算是过了国师这一关。
“我知道比试上是你有意输给了柯泽,他实力如何,我做师伯的怎能不清楚。”国师说道,“替我向师姐道一声谢,这么多年里她的所作所为我都看在眼里,她的无奈我亦清楚,但事不由人,我们都被推着走,到了这一地步,她能脱身也不容易。她这一离去,有生之年我们再无相见一日,她若一心要离开中土,还望多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