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所求(第5/8页)
白玢:“……”
陈文莺头如捣蒜:“说的对,我也不喜欢梨,还是多种点其他果树,不要全部种成一种,种些其他的不行吗?话说我家乡有一种海棠果,酸甜脆爽,味道也不错,哪天你来河州我带你去吃!噢,对了,义宁离河州不远,还有白玢家的羊……”
白玢适时接话:“义宁人做羊实乃一绝,烹烤蒸炸,总有一款是你喜欢的。洛姑娘若不嫌弃,可到义宁来看看,让我略尽地主之谊。”
经这番岔话闲扯,倒是冲淡了不少别离时的感伤。洛元秋微笑着点头,心头一片明朗。别离有时,相逢亦有时,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皆如此类。她虽觉前路迷茫,但怀着这份友人间的小小约定,便如一只轻铃在心中回响,纵是迎风飘雨,亦有韵律悠长。
陈文莺附在她耳边悄声道:“我那儿还藏着好几本你没看过的话本,听说闻道书斋近日又出了几本新的,我正想约你一同去看看……”
话本!
洛元秋登时一个激灵,想起那本洛女侠与太守千金的话本,身形微僵,只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就此从这世上消失。
陈文莺道:“咦,你怎么了,怎么突然脸这么红?”
洛元秋满心想着要如何才能不让她看到那本话本,咳了几声道:“我没事,可能是有些、有些热。”
说完一阵寒风吹来,白玢紧了紧袍子,看着树梢上的雪困惑道:“哪里……热?”
洛元秋困窘难言,正当她进退维谷之际,忽有人道:“你们都聚在此处做什么?”
来人一袭蓝色官袍,两袖雪花纷落,正是冬官正。三人刚要行礼,冬官正笑道:“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时候来太史局,想必是为了请辞才来的罢?”
白玢与陈文莺面有惭色,欲向他告罪,冬官正却不以为然,哈哈笑道:“无妨无妨!回去好好想一想,想明白了,说不定还会再回来呢!”
“你们二人跟我来,我与你们的师长有旧,还需请你们代为传话。”他指了指陈文莺与白玢,又对洛元秋道:“你是来找太史令的吧,他人现在就在夏官正所在的院子里,你进去就是。”
.
夏官正所在的院子在一片水泽上,四周碧叶连天,粉花映日,蝉鸣声不绝于耳。撑一只竹筏从水道而过,微风拂面,水中金鳞闪烁,不一会儿便到达对岸。
洛元秋撑着竹竿在岸边一点,借力跃上岸,忽觉手腕紫光一闪,她抬头望去,只见树荫下站了一个人,脱口道:“师弟!”
王宣脸色发白,显然是伤还没好,但神情却不如从前那般紧绷,仿佛因了却了心事而轻松不少。
洛元秋关切道:“你不是还在养伤吗,怎么到这儿来了?”
王宣伸手拉了她一把,答道:“来找太史令,有些事要问问他。”
洛元秋在他身旁站定,想起藏光来,忙道:“对了,你的弓还在我手上。我用完了,还给你吧。”
“不用了,”王宣笑道:“送出去的东西岂有收回的道理,何况它本来就应该是你的。留着吧,师姐,就当是我的一份心意。听说你要回寒山了,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洛元秋心想怎么连你也知道,大概是她疑惑的神情太过明显,王宣补充道:“沈誉猜的。”
“大概下个月罢?”洛元秋也有些不确定,毕竟这几日景澜每天都在司天台,比年后那会还忙碌许多,有时不得不夜宿在官署中,连人影也见不着。
王宣眼中浮现出怀念的神色,笑道:“说起寒山,不知道那片竹林可还在。”
洛元秋道:“在的,没人挖笋,竹林都已经快长到山腰去了。”
面前水光粼粼,夏风熏人,实在是难让人相信一墙之外仍被冰雪覆盖。对岸绿树成荫,隐约能听见清脆的啼鸣声。那风拂翠叶,树影婆娑,晴日正好,一切仿佛像是场悠远的梦境,将人轻易带进过往的回忆中。
王宣仰头看了看身旁的树,手按着树干说道:“我还记得师姐你嫌讲经堂夏天太热,总爱爬到屋外的那棵老树上去呆着。说是乘凉,其实是去睡大觉,等日头过来再下来……而今想来,竟是不知不觉过了十年。”
洛元秋想了想道:“你们离山后过了几年,那棵树有天在大雨中被雷击中烧了起来,师父说,那是因为它的命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