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日万(第3/8页)
从此以后,就连慧太子的儿子都不能以皇孙自称,而是承其父封衔,以昭王世子居之,不敢僭越半步。数年后在其父所亡宫殿内自缢,先帝得知此事,便将昭王剩下的几个儿子送与几个就藩的亲王,美名其曰叔侄相亲。
从来只有无后者过继兄弟子嗣的,还从未听过将死去儿子的子嗣分给兄弟们的。如此一来,慧太子便彻底成了无后之人,坟茔再无祭祀香火,足见先帝恨意弥深。
先帝行事荒诞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他既然能让公主去守陵,逼死势力日益强大的储君,自然也不会对几个儿子手软,这番行事看似吊诡,实则是敲打诸子,借此安插眼线,窥视诸王有无违令。
皇帝当时不过是偏安一隅的小小藩王,不得不捏着鼻子收了这已故兄长之子,平白多了一个儿子,还险些被王妃给打死。本以为只消好吃好喝供着就行了,谁料到一朝登极成了天子,形势陡然逆转,连这位昭王遗子也跟着水涨船高,入京之后成了玉牒加盖的六皇子。
而就在此时,昔日支持慧太子也就是昭王的臣属也紧随而来,在新君的立储一事上起了别样心思,朝廷上暗涌再起,一时间奏本如雪花飞来,令皇帝不胜其扰。
“若是让老六去为昭王守陵,那朕又算什么?”皇帝将茶盏重重放在桌上,溅起一斜茶水,忿忿道:“是不是都在盼着朕死了,好早日送朕去陵寝?这样也不必让老六去拜什么坟了,直接往朕脑门上插几柱香算了!”
章公公嘴角抽了抽,只得求救般望向景澜。
景澜缓缓道:“舅父可不要说气话,当心传到舅母耳朵里,那可就”
她说到此处停了停,皇帝倏然睁大眼睛,顾不得生气,忙道:“章则端快去看看,外头可有皇后派来伺候的宫女!”
章公公领命出了门,皇帝见他在殿门外来回走了几步,最后摇了摇头,登时心中大定,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道:“真是好险呐……”
说着又瞪了景澜一眼:“你可不能将那些话告诉你舅母,知道不知道?”
景澜敷衍地一点头,漫不经心道:“六殿下这是要为自己造势,所以遣人来试探陛下了?”
想到那个白占自己便宜的侄子,皇帝瞪了她一眼,叹道:“可不是,老六这招数可真不高明,派的尽是些泥古不化的老臣,三两句便能扯到礼法上去,听多了真是没意思!”
“只盼他快些出招,最好年前就动手。如此一来,大家也能过个顺当的年。”景澜面色如常,揶揄道,“舅父也不用担心被舅母揪着耳朵教训了。”
皇帝乍闻此言,刚要跟着点头,听到后半句脸色就不大好看了,重重咳了几声训道:“说的是什么话!皇后自然什么都听朕的,要教训也是朕教训她!咳咳咳……章则端,你到底看好没有,还不快进来!”
章公公快步进门,躬身答道:“陛下,外头并无皇后殿中的宫女在。”
皇帝痛快地挥了挥袖:“不在就好,多看着点外头,有些话千万不能让皇后知道了。”
对于皇帝畏妻如虎的模样,两人俱是见怪不见。昔日皇帝做藩王时,娶了这位将门虎女做王妃。王妃虽生的柔弱,却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使得一手好鞭法,能将长鞭舞的密不透风。反观宁王,在京中呆了多年,效仿的是古时雅士的闲情趣致,煮茶观花,行尽风雅之事,连去围场行猎都嫌粗俗,自然无法与王妃相提并论,新婚燕尔时没少被王妃用鞭子抽过。
于是在宁王府中便有这么一道奇观,王爷负责在王府里打理事务,王妃则出门纵马游猎。封地署官皆知宁王御妻无方,难成气候,倒也省了不少事。
如今王妃成了皇后,一手鞭法使得也是愈发纯熟了,皇帝虽说已是皮糙肉厚,也时常被追得满宫窜逃,毫无天子威严。
想到此处,景澜忽觉得自己比这位舅父强上百倍,洛元秋也是能不说话就尽量不说话,能动手就尽量动手的性子,她还不是巧妙地避过了这一劫?
皇帝见她出神,还以为她正在想事,也顺手拿起一本奏章看了起来。章公公见状默默退出殿外,命人去传膳。
皇帝皱眉看完一本,又去摸下一本,无意中瞧见她嘴角微微翘起,笑意掩都掩不住,只觉得十分新奇,问:“你笑什么,这是碰上什么好事了?不如说予朕听一听,看看到底是什么事,能让你这般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