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第3/7页)

朱标的四个弟弟抬着下巴,用练了许久的默契倨傲笑容面对朝中文武百官。

“燕王朱文正,我堂哥,我爹亲侄子。”

朱文正露齿一笑,那笑容好像是马上要开饭似的。

“曹国公李文忠,我表哥,我爹亲外甥。”

李文忠想了想,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但他那张脸一点都不憨厚,看得特别扭曲怪异。

“和我一同长大的义兄陈英,也是太子的义兄。”朱标回头对陈英笑了笑,陈英对朱标回以一笑,“其实知道我身份的叔叔伯伯挺多。你们往身旁看看,绝对有人对你们得意笑。”

文武百官非常没规矩的东张西望。

果然,文武百官队伍中,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有人笑得十分得意。

就算他们之前控制住表情,表现得很恭敬。标儿都让他们得意笑了,他们自然要给大侄子把场子撑起,能笑多得意就多得意。

“我在北京的时候看着你们朝中斗来斗去,觉得挺可乐。”朱标介绍完后,笑着道,“只要我这个太子在,我爹就绝不可能被任何人裹挟,屈服于什么自古以来的潜规则。无论你们怎么挣扎,都必须按照我大明的规矩来办事。”

“你们读书多?诸公可敢与我辩经?”

“你们见识广?我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知古今中外一切事,要不要和我聊聊万里之外的大陆西端英法百年战争的趣事?”

“你们功劳大……”

朱标还未说完,朱元璋就插嘴:“我听说之前朝中有人抨击朱国瑞的功劳根本不堪为大明第一,是朱国瑞把儿子朱标的功劳揽为己用。我觉得很有道理。标儿,等我回宫,就把大明第一功臣的名字改成你!”

朱标:“……”爹你快闭嘴,叔叔伯伯们快忍不住笑了。我本来准备说晕几个人,都快起效果了,你这嘴一张,什么气氛都没了!

朱标深呼吸,温和道:“这大明功劳,还有谁比皇帝更大?爹,可别胡说。再者,若不是你和娘,我岂能出生?我如何能与爹娘争功劳?”

朱元璋一听,得意极了:“言之有理!你是我儿子!我和你娘生了你,当然功劳最大哈哈哈哈!”

众臣:“……”

朱元璋笑完之后,收起笑容,眼神逐渐冰冷锐利:“我儿子都已经自我介绍了,你们是不是该磕头行礼了?”

朱元璋冷幽幽的声音将众人从震惊中打醒。

李善长先拱手高声道:“恭迎皇上、皇后、太子回宫!皇上万岁、万万岁!”

李善长上前一步,下拜叩首。

知道朱标身份的人最先跟上,大喊“皇上万岁、万万岁”,纷纷下拜叩首。

他们的声音喊醒了不敢置信的众人,有的人急匆匆下拜,有的人却一屁股坐在地上,面容仿佛痴傻。

朱标是太子?

朱国瑞是皇帝?

皇商真的是皇帝一家在经商?

朝中那些他们看不惯的政策不是朱国瑞一家主导,就是太子亲自实施?

已经在军中获得极大声望,手持皇帝的令牌,就能顺利从任何地方调兵,天下兵马无不从的小先生、小军师朱标,就是太子?!

他们希望培养出一个倾向文人的太子,太子却是官学的创始人,是朝中与他们抗衡的新兴文官势力的领头人,一个年纪轻轻在民间却已经被评价为“大儒”的开门立派的宗师文人?

这样的太子,他们真的能控制,能影响吗?

朱标笑意盈盈的眼睛看着这些人,仿佛在重复他之前的话。

只要我这个太子在,你们就已经输了。我看你们在朝中上蹿下跳,就是在看笑话。

朱标笑着看了那群呆滞的人许久,发现居然只有坐在地上的人,没有晕倒的人,心里有点不满意。

他决定再接再厉。

“对了,我还有人忘记介绍。常葳,过来。”

常葳骑马上前。

“很早就跟随我爹的叔叔伯伯已经知道,但后来者不知道,我还是再介绍一遍。常葳,我指腹为婚的未婚妻,大明的太子妃。”朱标轻笑道,“你们中有的人真厉害啊,辱我母亲,辱我妻子,我即便是平民,现在杀你们都能免死。”

“所以,为了省事,要不你们自裁,别让我动手?”朱标非常好脾气地和瘫软在地的人商量道。

他说完话,身后的四个弟弟上前,朝地上丢了几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