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赐予陈国瑞国姓朱(第3/4页)

陈英道:“国公太高,可能是伯爵。”

陈标点头,满意道:“那也不错,至少见到大部分人都不需要行礼了。”

朱文正把着陈标的肩膀,压得陈标不断瞪他:“标儿,你怎么如此平静?我还以为你会哭着闹着喊着说陈家功高盖主要完蛋,现在就要出海逃命呢。”

李文忠忍俊不禁:“对啊,标儿,你怎么不哭闹?”

陈英给了两兄弟一拳:“闭嘴。标儿,别听他们的胡话。”

陈标瞥了两人一眼:“我都来镇守北平了,这功劳是说没就没的吗?再说了,就以皇上的功绩,谁的功劳能盖得住他?只是以前老爹说,李叔叔和徐叔叔没被砍头,我陈家就不会有事。现在李叔叔和徐叔叔得看着我们陈家会不会被砍头,然后寻找退路了。”

陈标摸了摸脖子,怅然道:“哦,现在我不是陈标,是朱标了。”

突然改了个姓,好不自在。

朱这个姓,真的不是很好听啊。

陈标再次道:“朱标的名字总感觉怪怪的,不好听。”

朱文正:“确实。你改名叫朱文标好了。”

陈标意动。

当时洪都之战,他已经发现陈家功劳高得有点吓人时,曾经想给朱元璋当义子,改名朱文标。

朱文标的名字确实比朱标好听啊。

“喂喂喂,别乱来。”李文忠笑得前俯后仰,“我倒是不介意,你小心被舅舅抽死。”

陈英扶额:“文正,你能不能别作死?你是不是一日不挨抽,心里就不舒坦?我现在就抽你一顿如何?”

朱文正冷哼:“是标儿自己说朱标的名字不好听。”

兄弟几人打打闹闹后,好好吃了一顿,提前庆祝朱文正成为“燕王”。

常遇春特意从屯田的地方赶回来,参加了这次庆祝会。

以后朱文正就是大明第一个戍边藩王,常遇春为人处世圆滑,自然会与朱文正结善缘。

不过常遇春回来,最主要还是庆贺陈家被赐国姓,陈标改名朱标。

他想,皇上以后开口叫标儿“朱标”的时候,一定很想流泪吧。

他现在都想流泪。

常遇春真的是掰着手指数着标儿及冠的时候。

他真的快受不了主公了。

常遇春认为,即便自己有屯田的功绩,在功臣排位上,也不该比徐达高。

徐达可不只是元帅,他每打下一处地,就能安抚当地民众,打仗和抚民都非常厉害。

徐达也规范了大明军纪,几乎是大明军队主心骨一样的人物。

李善长排在徐达之前,除了李善长资历比徐达高之外,也有安抚文臣的作用。

毕竟这开国功臣中文臣太少,就算浙东几个文人的功绩也连国公都排不上。

可自己真的不该排在徐达前面啊!这让自己怎么和隐隐将徐达封为濠州将领之首的皇上的老乡们相处!

更让常遇春生气的是,这些朱元璋都料到了。

朱元璋也直说,论功绩,常遇春和徐达半斤八两;但论资辈,徐达应该在常遇春之前。

但他就不想让徐达进前三,才出此下策,让常遇春别担心,徐达自己也知道这件事,不会心生芥蒂。

常遇春拿到信的时候,整个人脑袋都是懵的。

他再次捂着胸口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要投靠朱元璋?

这个主公,这个皇帝,是不是哪里有问题?

真希望标儿能早日当太子、当皇帝啊。

常遇春十分担心,标儿还没把朱元璋从皇位上踹下去,自己先被朱元璋给气死了。

无论是史书中留下一个“抑郁而终”还是“无故暴毙”,都不是什么好结局。

之后,朱元璋又特意重新下旨,将“朱国瑞”编入皇室族谱,成为宗室的一支。

陈标和陈家义子陈英,都正式双双改换姓氏了。

(本文以后,也称呼其为朱标和朱英。)

朱标改了姓氏,陈樉、陈棡、陈狗儿和陈猫儿当然也跟着改姓。

正好,狗儿和猫儿今年九虚岁,八周岁,也到了正式入学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正式的名字,朱标就给他俩先取了字。

狗儿和猫儿取了字,对二弟和三弟不能厚此薄彼,朱标干脆连同自己的字也取了。

其实朱标自己也是取名废。他们几兄弟都是“木”字旁,水生木,字便都取的“泽”。根据排名,朱标字伯泽,朱樉字仲泽,朱棡字叔泽,狗儿字季泽,猫儿字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