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道(上)(第2/3页)

但僧人话音一转,喟然道:“神朝持续十八万年,积累无尽国运,深厚福泽,却在第十九万年,于祖地发现地裂。”

场景一转,到了帝都大殿,三千烛火之上,一人持佩剑而立,背对着他们,身着玄黑帝袍,头戴冠冕,像极了他们在祖地看到的那尊雕像。

而当他缓缓转身,莫恙心中一跳,忍不住盯着他看。

好像,太像了,简直跟燕凌云一模一样。

只是气质更威严,眼中也不见半分温情。

这就是旧周的末代神帝,燕凌云的祖先。

而台阶下跪坐着的人,眼束黑绸,身穿灰白鲛纱,披了一身的青丝,气质病弱风流,眼尾还生了一颗黑痣。

他手中慢慢以棋占卜着什么,时不时便会咳嗽几声。

虽然因为眼睛不好,他遮了半张脸,但莫恙依然能认出,这是东方衡的祖先。

和他同样长得像极了,只是沉稳寡言许多。

东方家祖上就是神朝祭司。

过了半柱香,他占卜完毕,和神帝对话起来。

莫恙之前大婚的时候,也学了燕氏的雅言,所以勉强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

大致就是天道气运将近,如果无法制住虚渊,整个大陆都会为之陪葬。

神帝闭了闭眼:“有何办法,孤不忍生灵涂炭。”

东方祖先静静俯地,声音轻冷:“陛下,如今之计,唯有以国殉之。”

这话一出,莫恙被震住了,燕凌云亦目露动容之色。

莫恙忍不住问旁边的僧人:“这是什么原理?”

“我亦不知,”僧人缓缓道,“但从后世看来,燕氏显然成功了。”

这也是从虚渊出现以来,唯一的一例解决办法。

这时候的虚渊,虽然看上去没有现在这么猛,但一日日蚕食,很快也要突破祖地,去往大陆了。

一旦被它突破,五洲就会是如今的下场。

若能生存,无人想死,但燕氏身负重责,替天行道,不能眼见子民流离失所,王族齐齐殉入虚渊,以身填之。

燕氏为周朝,周朝为燕氏,神朝国运尽数在他们身上,只有他们跳下去,才有可能填满这个没有尽头的深渊。

莫恙不忍心看,别过来头,抓着燕凌云的袖子。

跳下虚渊是没有声音的,只有风冲上冰窟。而万里冰层之外,夕阳彻底落了下去,整个北洲都陷入了黑暗。

四姓家主追随神帝尽数殉葬,只留下一代继承人,但继承人之间却并不齐心,神朝一朝崩亡,种种因缘巧合下,世家联合将妖族赶出最为富饶的燕北,重新把他们踢回了边北。

血流成河,耗尽了上古所遗的最后一口气。

或许是虚渊曾经出现在极北,边北一带愈加荒芜,往南延伸,渐渐成了荒北。不仅北洲,整个三清大界都在逐渐分离,南洲更是直接掉下了天堑,成了下界。

形成了如今五洲的格局。

虚渊消失,燕氏保住了上界漫长岁月的太平,但修真界却仿佛陷入了停滞,灵气纯度跌落数个等级,修真成仙变得越来越困难,诸仙离去,后世修者渐渐联系不上自己的祖先。

在上古,修者虽然飞升,却还是庇护着在凡界的师门,此时却再不回应他们。

渐渐,仙界成了传说,一切都湮灭在时空洪流中。

这几十万年,修真界更是再无一人得以飞升——

直到王禅出世。

十几万年前,婴儿呱呱坠地,他生为孤儿,生性孤僻,却是修真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才,仿佛天道有所感应,为五洲降下最后一丝生机。

莫恙看着年轻时的师父,自称逍遥散人,相貌平平,一身灰衣,只身离开西洲,越过茫茫海域,闯荡三界。

五行灵根,五洲所不屑,却差点被这小小修士翻了天。

练气、筑基、化元、金丹、元婴、化神、出窍、分神、合体、渡劫、大乘……历经万千艰险,武道、丹道、器道、阵道,无一不臻至巅峰,创下功法无数,有道祖之姿。

他甚至修复了上古传送阵,于分神时去往别界,归来时已至渡劫。

几乎没有任何悬念,他修炼到了大乘巅峰。

天道,为他降下了升仙劫。

几十万年来,五洲再度有人升仙,还是王禅,无不震动,围观的老祖不计其数,皆渴望着他能升仙得到,这样其他人也能有点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