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6页)

“皇爷爷,等到明年,这几块一定会大丰收。”

朱棣刚刚喝完水,把水壶递给马三保。

“为什么这几块会大丰收?”

朱瞻基理所当然地说道:“因为是我们种的啊。”他想到什么,又补充了一句,“皇爷爷,你们不是说我是祥瑞么,那我亲自种的地一定能大丰收啊。”

朱棣故意问道:“只有这几块大丰收吗?”

朱瞻基瞬间明白朱棣的意思,大声地说道:“整个凤阳的地都大丰收。”

百姓们听到朱瞻基这话,纷纷感谢皇孙殿下的吉言。

这三四年,凤阳的丰收一直都不错。今年皇孙殿下来了,说不定明年的收成比以往更好。

朱棣又问道:“瞻基,那你说说明年大丰收能收多少?”

这个问题问的朱瞻基愣了一下,随即他虚心地问道:“皇爷爷,一般一亩地能产多少斤小麦啊?”

“去年,凤阳的一亩地能产两、三百斤小麦。”

朱瞻基想了下说:“那就翻倍。明年凤阳一亩地能产五六百斤小麦。”

“好,明年凤阳一亩地要是真的产五六百斤小麦,皇爷爷奖赏你。”

一听到“奖赏”两个字,朱瞻基的双眼登时变得晶亮:“皇爷爷,真的吗?”

“真的,皇爷爷的话一言九鼎。”

朱瞻基高兴地蹦了起来:“太好了,明年凤阳一亩地绝对能产五六百斤小麦。”

大臣们和百姓们听到朱瞻基这句话并没有当真,他们只是笑笑,因为根本不可能。凤阳从来没有一块地能亩产五六百斤的小麦。水稻的话,曾经出现过亩产五六百斤,但是小麦是不可能的。

小麦亩产能有两三百斤,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能三百多斤,用老人的话说,这是老天爷特意开恩赏赐的。

对于凤阳的老百姓们来说,他们不求一亩地能产五百六斤的小麦,只求明年的小麦能和往年一样多。

朱棣也不太相信。刚刚那么说,不过是为了逗孙子玩。

又和百姓们聊了一会儿,朱棣这才带着朱瞻基他们回去。

后日,朱棣他们准备返回南京。明日休整,不再下地。

晚上,朱棣和朱瞻基一起洗完澡。接着,祖孙俩又一起泡脚。

朱瞻基的一双小脚踩在他皇爷爷的脚背上,发现他的脚比他皇爷爷的脚小很多。

“怎么差这多啊?”

朱棣抬起脚轻轻地踩了踩朱瞻基的小胖脚,“等你长大了,你的脚也会变得跟皇爷爷一样大。”

“那还要等很久啊。”朱瞻基低着头,一直盯着他和朱棣的脚看。和白嫩嫩的小脚丫子不同,朱棣的脚非常粗糙,还有裂口。“皇爷爷,你的脚怎么了?”

“打仗的时候弄得。”

朱瞻基想到他皇爷爷前胸和后背上的伤疤,心里很是心疼朱棣,不过他嘴上却说:“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像皇爷爷你一样有伤疤。”

这话说的朱棣有些愕然,随即他好笑道:“你想跟皇爷爷一样受伤?”

“皇爷爷,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

“什么话?”

“伤疤是男人的荣耀啊。”朱瞻基一本正经地说道,“皇爷爷,你身上有那么多伤疤,这说明你是个英雄。”

“英雄?”这不是朱瞻基第一次夸赞朱棣是英雄。在朱瞻基眼里,朱棣就是英雄。

朱瞻基用力地点了下头:“是啊,就是英雄,我以后也要像皇爷爷你一样上阵杀敌,保护大明的百姓。”

这句话说的朱棣爱听,他伸手从马三保的手里接过巾帕,接着就包起朱瞻基的一双小脚,亲自宝贝孙子擦了擦脚。

“好,等你长大了,皇爷爷就教你带兵打仗。”对于孙子的这个志向,朱棣是非常欣慰的。

“皇爷爷,我长到几岁,你才教我带兵打仗啊?”

“七、八岁好不好?”朱棣给朱瞻基擦干脚,用手挠了挠他的脚板心。

“哈哈哈哈哈……”朱瞻基痒得大笑起来,“皇爷爷,不要挠了,痒……哈哈哈哈哈……”

朱棣又挠了挠朱瞻基的脚板心,笑的朱瞻基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徐皇后怕朱瞻基摔倒,抱着他去了床上。

一到床上,他就在床上翻起跟头玩。

朱棣擦干脚也去了床上。朱瞻基朝他扑了过来,伸手挠他的胳肢窝,可惜他不是他皇爷爷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