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2/5页)
“您在梦里跟太、祖皇帝说了殉葬一事?”
“嗯,我好好地跟曾祖父理论一番,然后曾祖父觉得他自己做错了。”在道衍面前,朱瞻基自然不会跟他说,他骂了朱元璋一事。
“阿弥陀佛,小殿下您救了天下女子。”虽然朱棣下旨让道衍还俗了,但是道衍拒绝还俗,继续做他的和尚。他如今是鸡鸣寺的僧人。
“大师,我不过纠正了曾祖父的一个过错。”朱瞻基十分认真地说道,“我觉得长辈们做错了事情,晚辈们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为了顾忌长辈们的颜面,就任由长辈们的过错继续错下去。错了就应该改正。”
停了朱瞻基这番话,道衍十分动容:“小殿下说的非常对。”可是,这世上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大师,爹爹今日下午就要到了,明日起你就要教爹爹读书了,我就没法继续跟你读书了。”朱瞻基站起身来向道衍行了一个大礼,“感谢大师这段时日对我的教导。”
道衍连忙走上前扶起朱瞻基,“小殿下言重了,贫僧能教导您是贫僧的荣幸。日后小殿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找贫僧讨论。”
“这是自然。”朱瞻基又笑着说,“大师,过几日,你就带着我和盘烒叔叔串家走巷吧,就像在北平府那样。”之前在北平府的时候,道衍经常会带着朱瞻基游走北平府。“大师,我想要看看南京,也想要了解南京的老百姓。”
道衍自然不会拒绝朱瞻基这个请求,“小殿下不嫌弃,贫僧就跟您一起去。”
“那真是太好了。”朱瞻基对南京充满好奇,他想知道南京和北平有哪些不一样,又有哪些是一样的。
道衍见已到午时,就向朱瞻基辞行,转身出了宫,回到鸡鸣寺。
朱棣和大臣们商议政事到午时,索性就留大臣们用午膳。
朱瞻基被叫去了膳厅,见到杨士奇他们等大臣,微微讶异了下,随即就恢复正常。
杨士奇他们等人忙站起身向朱瞻基行礼:“见过小殿下。”
“都起来吧。”
“谢小殿下。”
朱棣对朱瞻基招了招手,示意朱瞻基坐在他的身边。
“瞻基,这位是杨士奇……“朱棣向朱瞻基介绍留下来用午膳的大臣。
在朱棣即位的时候,朱瞻基见过他们,但是并不认识他们。
朱瞻基一一向杨士奇他们打了声招呼。
“瞻基,杨士奇就是你日后的先生。”在朱棣看来,杨士奇不管是学识,还是品行都是极好的。再说,他又非常有才能,由他教导朱瞻基最为合适不过。
朱瞻基对朱棣安排的人选是非常信任的。如果杨士奇没有一点才华,他皇爷爷是不会让他做他的先生。
“学生见过先生。”虽然杨士奇暂时还没有教导朱瞻基,但是朱瞻基还是乖巧地向他行了个礼。
杨士奇受宠若惊,忙上前扶起朱瞻基。
“殿下,快快请起。”
“士奇,瞻基就交给你教导了。”
“陛下,臣一定会尽心尽力地教导殿下。”杨士奇知道朱棣对朱瞻基的宠爱,朱棣让他做朱瞻基的先生,是对他的看重和信任。
“杨先生,我会好好跟你读书学习。”
朱棣抬手示意杨士奇坐下来,“诸位爱卿不要拘礼,好好用膳。”
这时,马三保和李谦他们已经布好膳。
因为今日有杨士奇他们几个大臣一起用膳,菜肴要比之前多了些。
三鲜汤、胡椒醋鲜虾、烧鹅、元汁羊骨头、五味蒸鸡、咸豉芥末羊肚盘、丝鹅粉汤、蒸鲜鱼等菜。(选自-食在明朝)
朱棣没有急着先吃,而是从马三保的手里接过一碗汤,随即端到朱瞻基的面前,舀起一勺汤,轻轻地吹了吹,随后才喂到朱瞻基的嘴里。
朱瞻基张嘴喝下汤,一双乌溜溜的眼睛顿时一亮。
朱棣问道:“味道如何?”
“味道不错。”吃到好吃的,朱瞻基的心情一下子变得非常好,弯眼笑了,“这几日,尚膳监和光禄寺的厨子进步了很多。”
朱棣见杨士奇他们没吃,温声地对他们说道:“你们不用管我们爷孙俩,吃你们的,不要这么拘谨。”
朱瞻基看向杨士奇他们说:“先生,这菜热着才好吃,你们赶快吃。”
“是,殿下。”
“对了,皇爷爷,我昨晚跟曾祖父说了宫中膳食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