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3/3页)

而且在昭理城三个月她也没闲着,夏旅思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一阵基本操作加骚操作搞下来,江州城的土地几乎都被她掌握在了手中。加上这一年多来,每一季的垦荒、开山,江州在她手中的土地扩大了三倍不止,达到了百万亩。

夏旅思的百万亩土地在这一季时已经基本用上了她筛选出来的高产稻子,到了收割季节回来一看,长势都非常喜人,夏旅思笑得合不拢嘴。

她变得更忙碌,因为稻子收割完,马上就要接着种一季土豆。她的土豆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也已经不是稀罕物,除了是餐桌上的美味以外,还成了你的许多山地里生活的百姓的口粮。大量囤积之后,可用作军粮,这是快速积累大量粮草的最快方法。

夏旅思的牧场收益更是可观,大量的猪牛羊家畜和鸡鸭鹅家禽不单只占据了周边几个州的供应,还有大量的富余可以加工成各式各样的蛋、奶、肉产品。

各个县都设了牧场,就地取材,什么番薯叶子、稻草、米糠、苜蓿、山边荒地种上玉米草用于喂养。牧场生产的肥料被统一规划回收,发酵堆肥以后就成为了绝佳的肥料。

古时候农民生产力低下,技术不高,肥料也无法满足,因此只能靠天吃饭。夏旅思手中有那千年蝙蝠洞里的磷肥矿,还有那么多的牧场产生的肥料,因此用起肥料来毫不手软,促进了农地里产量的提高。

整个夏季,农闲时节江州的百姓劳民们都被夏旅思安排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兴修水利。西陵河发源于江州,几乎把江州全境绕了个圈,夏旅思花钱让户部侍郎李儒干了几乎两年,把堤坝修起来,在江州每个县留了闸口,开挖引水渠,把每个农庄都辐射到。

最后她再架起水车,把所有的小河沟和水网连接起来。河水泛滥时堤坝挡水,开闸泄洪,夏日枯水时,引水入田。

许多条件优越的农地,农人们甚至不用挑水浇菜,只需要用一只长柄的木勺子,勺子下面钻许多小孔,一伸手,就把勺子浸入身旁的小沟里舀水,再淋到菜上。

于是夏旅思又发挥了花空府库的本领,回到江州的第一天,小竹子搓着手手,喜滋滋地说:“终于回来了,可想念我的大金库了,今晚一定要躺在一库房的金子里睡觉,肯定很香,香,香——我的金子呢?”

夏旅思乖乖一笑,手爪抓了抓腿:“就,就运了一些到老婆那里去了,花了一些修沟渠水车,就……花没了。”

小竹子在犄角旮旯里抠出一个铜板来,放在库房正中央算账的大桌子上,摇头晃脑地说:“还行,这次还留了一个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