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征战九州园[三](第5/7页)

要么就是直接抹黑流民们就是王闯手下那帮人伪装的,他们伪装过来就是想对他们烧杀抢掠。

这下子王闯的农民军还没过去,水京其他舆人纷纷吓得日夜避门不出,生意难做,店铺倒闭,舆人物流又不通,不少城民是靠着购买物资存活的。

店铺一关不少人连饭都没有得吃了,只有农村的还能顶住,他们有粮也不敢卖,生怕不够吃,同时又怕王闯冲进来对他们进行抢掠。

现在水京还流传着王闯现在已经疯了,已经不分人鬼什么东西都要抢。尤其是要抢东西给参加他那帮的农民军,这使得有些舆人也暗地偷偷想投靠王闯,反正自己一无所有能抢点东西也值得了。

于是这么个奇葩事情就发生了,一个原本固若金汤的大城,被一帮流民打开了。

原本这个大城的县令还算宽容,允许一些流民进城买东西充饥,也允许老少妇孺进来,但是青年必须在外面等候不得入城。

于是城外就有了一帮年轻人,年轻人无所事事,人又冲动,所以被王闯手下一个农民军一忽悠,所有年轻人纷纷撸袖子干了起来。

他们先是打晕城兵,然后打开了城门,当晚王闯的农民军队攻进大城,对大城洗劫一空,结果说好分物资,还不够分给跟着王闯出生入死的那帮人。以至于后面参军农民军的年轻人颗粒无获,原本城里还能购买一日三餐粮米,还能喝粥喝饱,现在他们连水都没得喝了。

因为王闯攻破城后,休息了三天就带人去下一个城了,而攻破的大城无论是舆官舆民,王闯的那帮匪徒子压根不管,全都拉起来杀了一遍。

于是,整个大城起码少了一半的人口。

没死的年轻人们纷纷痛不欲生地哭爹喊娘,后悔莫及。

水京被连破九城后,南方三分之一的舆民陷入了逃难当中,舆民们逃进南方又可能遇到王闯,南方现在粮食也在紧缺,所以新国主根本不会管他们。

舆民们认清现实了,眼下的战乱,南方没人管他们,又不能待,所以他们纷纷往北方逃难,那个他们几个月前视为沦陷敌区,北方舆民生不如死的地狱。

当第一波逃难的舆民赶到北方时,他们发现舆人并没有像南方传闻的那样被屠杀了,相反他们还背着锄头去农作,修路,妇女则是带着孩子去公塾,去了公塾后,妇女自己又急急忙忙回自己的纺织厂做事。

哪里有半点战乱受难的样子,分明是为了生活比他们更忙更安定。

这股南方舆民的迁移引起当地官府的关注,现在各地官府只听燕军调遣,燕军的文将总督赵思齐掌管这些事务。

赵思齐觉得也很为难,他们北方刚分完地这些舆民就过来,估计也只能帮公家种田换土豆了。

于是,他让这些舆民各自去田地拔草,在农田正在修水渠的地方捡乱石,搬运灰土。

这些舆民们还以为自己被当成苦役了,大家苦着脸去干活,第一天得到的只是土豆,第二天也是,持续了七天,燕军才给他们换了豆芽,一些常见的东西。

逐渐地开始了解北方舆地发展的南方舆民们,听说各地在修路,他们要是去,可以包两餐。

不少人就冲修路去了。会纺织的女人们就去了纺织厂,开始进行了打零工式的生活,还别说在南方天天累死累活耕种到头来只够吃个半饱,到了这里,一个月没到就有了在南方半年的收成。

总共是一麻袋的土豆红薯,还有二罐子盐,偶尔还能用打零工的钱换到三斤白米,做一顿米饭吃。

南方舆人们顿时对这片土地生起了向往,后来开荒的时候他们再加入也各自分到了田,只不过没有那么多,只有原先当地人的一半,但也让他们满足了。

这一波南方舆民将这个好消息传到南方去了。

舆民不信也得信,九城的难民纷纷离去,很多城池都空了下来,当地官府不是死的死,逃的逃,一度这些空下来的城成为了混混们的暂居地。

王闯的那帮匪军们还在打水京的主意。

燕国这边早就对水京没有多少兴趣,起码这一年没有兴趣了。

容铮通过郭俊师,她知道拓跋庆在拖延时间量产新火器,他想以后打回来。

这还真是个美好的愿望,可惜,时不待他,九州园注定是要被大燕一统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