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初夏宣战之时(第4/7页)
宋兆听罢,他顿时皱眉道:“你说的那首剑海名曲?本王是听出一些孤寂与挣扎,但不至于一个人。”
郭俊师摇摇头道:“此事已经弄巧成拙,臣下再不能从这已无破绽的地方强行撬开,臣下建议您即刻无条件和燕国建立起粮布贸易通道。”
宋兆道:“燕帝指名要临近南海关,挨近舆地的那一块铁矿,本王绝不能答应她,让她破坏了舆卫同盟。本王也觉得舆卫同盟是有必要的存在。”
这次郭俊师却没有劝他,他反而指出了路让宋兆选:“上君,臣下如今能为您做的事情,只有筛选出最好的三条路给您参考,无论您选了那一条,日后局势都将无法扭转,即便是俊师也无法再为您出谋划策了。”
“俊师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要离开本王吗!”宋兆瞬间站起来,他不敢相信地看着跟随自己许久的郭俊师。
郭俊师只是平淡地对着他道:“也许上君应该知道,能害卫国的从来不是站在高处最亮眼的人,而是躲在背后,宛如渠道路鼠躲躲藏藏见不得光的人。”
宋兆的脸色瞬间就难看起来,他怎么都忘不掉当年大哥被迫离开卫国的那一天,他就扬言让整个卫国为他的母族为他的母亲陪葬。
而如今二十年过去了,他也年进三十了,那大哥也已经.....快五十岁了吧。
宋兆想起大哥的手段,他吞咽下口水道:“俊师,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故事重提难免有为人耸听之嫌。”
“是不是只有上君和各位皇子们才知道,甚至是国主他。”郭俊师话到此处,他便请示接下来的策略。
第一条便是抛弃舆国与燕同盟先安内强国留待以后保有卫国如今的地位,第二条是与舆国共同抗燕,舆国胜,卫国仍旧保留如今的地位,并且与舆绑的更紧,甚至同生共死,第三条则是最不可能实现的一条,卫国独立成立海权霸国趁燕国没有发展海权迅速垄断海权,这样卫国能有喘息余地才能逆转劣势,最后让卫国代替燕国或者舆国,成为真正的□□上国。
郭俊师问宋兆选哪一条?
宋兆却选择一个人静静,等选出答案再告诉郭俊师,所以他让郭俊师回去,等郭俊师一走,他一屁股坐在御座上,内心是久久无法平静。甚至他想起大哥宋无命时,他已然是汗如雨淋。
他便喃喃自语道:“我不信大哥还活着,我明明就看见他被父亲砍了头,怎么可能还活着...,除非他遇到神仙搭救,否则他是不可能活着的。”
很快,卫国几次辗转的试探,卫国终于下定决心要和燕国来往经济贸易,并且卫国还很狡猾地将经济与军事分开行事来说服燕国使者。
燕国使者将此事上报给容铮,容铮也觉得卫国还真是有不少人才支撑着,看起来如果没有饥荒和瘟疫,也许卫国才是难收服的地方。
她就答应了只和卫国有经济来往,并且她还另外签订了一个盟约,那就是将在卫地租借一个岛给燕国过海商人居住。
卫国答应了帮忙护卫燕国过海的商人。
之后,燕国资助的土豆和纺纱布还有半价卖出的雪盐和冰糖,大部分是农作物,甚至容铮还很大方地允许卫国模仿燕地商业模式振兴自己的市场经济。
卫国也陆陆续续派来了遣燕使过来学习,纺纱车的构造,这一留起码三个月以上,同时卫国的铁也源源不断地送到大燕,大燕的铁器又开始充盈起来。
而卫国这中贸易行为却在舆国看来形同于背叛,哪怕卫国已经特地向拓跋庆说明,他们只是和燕做生意没有军事来往。
拓跋庆也十分忌惮卫国这中左右逢源的不忠之心,随即,拓跋庆采取了一个月断交式,将舆国和卫国边境的兵力撤后三百里,很快,卫国的陆地就出现了大量的少民和当地胡人的械斗,当夜就死了五千人,而且少民也学燕国特区外渠那样自立门户,这让卫国上君急忙向国主汇报。
舆国国主不管事,他要求上君安抚舆国,暂时不要和燕国来往,等舆国气消了再来往。
可宋兆却觉得贸易才刚刚开始,国内的民生得到缓解已经是极大的改善了,虽说边境出问题了,但还能维持现状一段时间,所以暂时先安抚国内的胡人。
舆国国主却胆小怕事,他还是采取上一任国主的老政策,先取得舆国谅解再做生意,反正最后舆国会看在他们听话的份上,对他们睁只眼闭只眼,再者说也可以把卫国赚到的钱上贡舆国,平息舆国的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