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四国争霸(第2/3页)

陆逊正等着他这句话,顺势接过话头:“若无退隐之意,当早图良策,以幼常之智武,该怎么做,不需老夫多言了吧。”

马谡摇头失笑,不置可否。

少顷,岔开话题,将所允三事与陆逊一一商定细节。一,请封陆逊的为蜀汉岭南候,总督交州、荆州、扬州军政大事;二,陆家名从蜀汉,实则自治;三,若有需要,蜀汉可伸出援手,牵制孙权,助其成事。

隔天,马谡便带上四大部将和三位夫人,启程由山间小路回转成都。

这是他一早就定下的计划:离间东吴君臣,将三国变为四个势力,进而为蜀汉减轻来自东吴的压力,放开手与曹魏争夺关中。

至于陆逊以后会不会成长为蜀汉大敌,那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未来三、五年内,东吴将无法给蜀汉造成任何困扰,蜀汉可以放开架势与柯比能联手,围殴曹魏。

这就够了。

数日后,陆逊逃出江陵,收服五溪蛮,占据武陵郡南部,拥兵七八万直逼江陵、武昌的消息传到建业,孙权大惊失色,急聚文武百官商议对策。

经此一役,吴国地盘骤减三分之一,形势岌岌可危。

丞相顾雍对吴主孙权奏道:“交、荆乃项背也,背之不存,项何以安?臣料陆逊不日即将伐吴,望陛下深加防御。”

百官均出声附和顾雍,言说陆逊知兵善守,不可贸然派兵去攻,且以守待变。

孙权环顾众臣,见众世家大族均是这种态度,心里气愤不已,一阵悲凉。

自他接管江东后,三十二年来,第一次直观的觉得东吴不如蜀汉。

甚至,连对付叛徒陆逊都有些吃力了。

按照当前军力对比,吴国国力仍大幅优于陆逊所掌控的势力,但各个大族的态度已经摆的很明确了,那就是绝不主动出击。

孙权没辙,暂从顾雍之言,命诸葛瑾领荆州牧,守江陵;命朱桓、全琮,丁奉三将分别为镇南将军、平南将军、征南将军,各领一军驻守武陵诸处隘口;又沿湘江一带屯兵数百营,由诸葛恪总督之,以防陆逊。

至此,东吴自守都成了问题,前番欲联魏图蜀之事,已成奢望。

……

马谡一路舟车劳顿,于七月份赶到成都,获刘禅秘密召见。

一见面,刘禅便问:“卿既攻下交州,何故又假于他人之手?何故又要朕封那陆逊为候?”

马谡坦然自若回道:“益州与交、荆两地道路隔绝,鞭长莫及,实难尽控。今若以礼待之,则陆家必反攻孙权,数年间东线无忧;若不如此,纵能离间陆、孙,亦难保东线无虞。”

刘禅然其言,遂使人携旨到武陵,封陆逊为岭南候,总督三洲事宜,克日伐吴。

刘禅这边旨意方下,那边诸葛亮已自汉中回朝,当着刘禅的面,昭责马谡道:“幼常去时,曾信誓旦旦说:若不夺交州愿从军法,今何故空手而归?来人……”

一众兵士持戟而入,虎视眈眈望着马谡。

诸葛亮自然知道,马谡此举是在效仿昔日刘邦分兵韩信,封其为王令其牵制项羽的故事,心里本喜,却见马谡渐渐有些擅权自专的意图,故意冷脸吓他一吓,要他醒一醒。

马谡先看了一眼刘禅,瞬间面如土色,低头不语,不知所为。

将相二人,竟然当着刘禅的面,公然飙起了演技。

刘禅连忙劝道:“相父,马谡此去虽不曾得交州,功劳却甚大。经此一事,我东线数年无忧,那孙权克日将亡,也算报了父皇昔日秭归蹉跌之仇,便赦免了他吧?”

“那便依陛下之意吧。”诸葛亮叹了口气,闭上眼,转过身,不再言语。

此时,诸葛亮既爱马谡之才,又忌马谡将来势大难制,后主刘禅难以驾驭,因此内心纠结万分,只能暂时不予启用,只令马谡移家汉中,随时听用。

刘禅遂封马谡为“留候”,赐豪宅,赐绢万匹,僮婢百人。夫人阿秀、六子“温俭恭顺谦云”及四大部将、黄袭、李盛、张休、杨百万,皆封侯爵。却并不赐予军职、官职。

马谡谢恩出内,在成都住了几日,便带着阿秀和四大部将,与诸葛亮同行,回转汉中。

诸葛亮虽然不赋予马谡官职,却时常与他商议军情大事,探讨伐魏良机,并传信于漠南,约柯比能择日一起攻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