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七零锦鲤踏脚石27(第4/5页)
早在药物研发成功不久,进行临床试验的时候,林知言就安排人注册了国际专利。
虽然注册了专利,对方真要有心,依旧可以破解成分进行仿制,可该注册还是得注册。
作为专利规则的制定者,那些西方国家向来还是比较遵守专利法的。
毕竟近现代的各种专利,还是西方掌握得更多。
如果他们带头不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那对于受规则限制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反倒是好事。
这些外国药商,哪家手上不是掌握着几十上百种药品专利,自然不会如此短视。
之前他们想仿制华国那几款国产药,也不过是以为对方没有注册专利。
在发现已经注册了专利后,他们当即就打消了仿制的念头。
不然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不受专利限制的仿制药彻底泛滥,遭受损失最大的还是他们。
经过此事,主持了此次国产替代药研发的林知言顿时名声大噪,大名在国际药商之间很快传播开来。
得知林知言前几年还在阿美莉卡的学校当过交换生,据说当时表现的非常优秀,阿美莉卡的两家药商不由十分愤怒。
阿美莉卡各界向来对国外来的留学生人才非常关注,对天赋高的留学生,更是会想方设法的吸收。
他们这些医药公司跟各大高校都是有合作的,包括霍普大学的医学院,都是他们常年的合作对象。
这些合作可不仅仅是医药研发上,在留学人才的过滤选拔上,大学教授们更是他们设下的第一道关卡。
那些跟公司有合作的教授,往往会把自己手上的那些有天赋的留学生,推荐给他们公司。
按理说像林知言这样有天赋的外国学生,也会登上他们的人才吸收名单才对,怎么还会出现漏网之鱼?
对于没能把林知言这样有医药研究天赋的人才留在阿美莉卡,而是放任他归国的教授们,药商们没了好脸色。
被药商找上门质问的约翰卡鲁教授,则十分无奈。
他们当时对林知言确实十分看重,还用过不少手段,试图腐化吸收林知言。
可对方心志太过坚定,对他们的手段根本不接招,任他们如何劝说都不愿留在阿美莉卡,他们能怎么办?
再加上林知言只在起初展现了过人的学习天赋,到了后半段,他在研究上并没有太过突出的表现和成果。
当时负责审核人才名单的医药公司负责人,发现林知言在实验室的表现只是一般般,就让他们全力攻克另一名华国交换生,对林知言并不重视。
医药公司不重视,学生本人也不打算留在阿美莉卡。
他们这些当教授的,哪怕察觉到对方的能力绝非表现出来的那样,总不能强行把人留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归国。
果然如他所料,在阿美莉卡渐渐隐藏起身上耀眼光芒的林知言,回到国内不久,就绽放出了独属于他的光彩。
听完约翰卡鲁教授的解释,药商们就更加郁闷了。
他们能吸收的多是心慕阿美莉卡的留学生,对那些意志格外坚定的爱国者,却没有任何办法。
本来他们还想着,要不要派人去华国,接近甚至利诱林知言,现在也只能无奈放弃这不靠谱的计划。
在阿美利加他们都利诱不了对方,现在对方也算功成名就,在国内极受重视,就更不会接受他们的利诱了。
明知道会是无用功,他们自然不会做。
接下来的几年,国内对应昂贵进口西药的各类替代国产药品,开始呈现出井喷的状态,并相继被推向市场。
国产药品在治疗效果上同样不差,且药性温和,副作用小。
更主要的是相比进口药,国产药的药价要便宜许多,让大多数生病的国人都吃得起。
在国产药市占份额不断提升的同时,是外国进口药商的节节败退。
甚至因为华国生产的药物价格便宜,还开始向外出口,陆续抢占了部分的国外市场。
由于大多国产的药品都需要用到中药原材料,国内一扫之前对中医药的轻忽,中医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随着中药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内不少农民开始学习种植中草药,而这又帮助农民们逐渐摆脱了贫困。
医药产业的良性循环,自然受到了国家领导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