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万艳书 贰 下册》(12)(第4/12页)

那天她入宫的时候,已至掌灯,从神武门一路行来,路过的每一座殿堂、高墙,还有曲曲折折的转角都泛动着暗黑的光泽。慈庆宫的宫殿中亮如白昼,一位大宫女披带着一身明光走出来,太监们把她交给她,“来,见过若宪姑姑。”

书影已详细学习过宫中规矩,也对慈庆宫的人事略知一二。太后身边有两位得宠的大宫女,一叫作“若宪”,一叫作“若荀”,她们俩都是太后从娘家带来的陪房,为伺候主子而终身不出阁的老姑娘,因此在慈庆宫地位极高,是掌事和副掌事。而每一位新入宫的小宫女在独当一面前,都要由老一辈宫女监管带领,新人就管老人叫“姑姑”,能够把若宪指为她的“姑姑”,可知太后对书影极为重视。尽管如此,若宪却并没有叫书影进殿去参拜,而只叫她跪在殿外磕了几个头,“今儿晚了,不便打扰太后娘娘,先这么见礼吧。”

书影被安排住在后殿一所小房间内,同住的还有三人,是和她差不多大小的女孩,都是负责扫院子、擦地砖的粗使宫人,言谈幼稚无聊。倒是睡着后,书影却在她们身上感受到了分外的亲切——她们一个个均是向右而卧,右手放在头边,左手搭在身侧——和猫儿姑在怀雅堂里教授的那套一模一样,书影夜夜看万漪与佛儿如此入睡。不过在此处,自然不是怕睡相不雅会冲撞了“客人”,而是据说皇宫各处都有殿神守护,殿神又常常巡夜,所以宫女睡觉绝不能“没人样”。

一片沉酣的呼吸声中,书影思及过往,只短短三年间,她竟已流转过这么多地方、经历过这么多的人。从羁候所到怀雅堂的大通铺,从白凤到白珍珍再到龙雨竹,而后是监牢中与“叔叔”的形影相随……七月七日她被带离他身边后,直接被送往尹半仙处,在“法阵”里度过了四十九天,接着又被送入宗人府学习了两个月的礼仪,今夜,她躺在了大内慈庆宫。

书影还远未成年,但她已尝尽了“老”的滋味。

翌日,是正式的谒见。若宪把她带到宫房中的西偏殿里,书影行过大礼后,就跪在那儿垂目听候。很快,宝座上就传来一个冷淡、平缓,不带丝毫感情的女子声音,“宣你来,是想问问看二爷‘养病’的情况,听说你一直伺候他,说来听听。”

不能提“收监”和“拷问”,要称“养病”。而书影该怎样答,也早就有人耳提面命过。于是她口齿清晰地答道:“回皇太后的话,盛公爷有专人看护调养,病势稳定,人也一天健旺似一天,请皇太后切莫忧虑,以免有碍圣体。”

“那就好,我这个当姐姐的就放心了。我看你挺合眼缘,你就留在我这里伺候吧。”

“奴婢感戴慈恩,谨遵懿旨。”

“行了。”那声音转向一旁,“把她带下去吧。”

接见就此结束,自始至终,书影连太后的模样都没瞧清楚。接下来的一天,是劈面而来的各项杂务,要不就是一动不动地戳在那儿站班,除了吃饭,书影连坐下来歇一歇的工夫都没有。好在她早就伺候过白凤和龙雨竹,又在入宫前学习过各项规仪,能忍受,也能吃苦,绝不至于出什么纰漏。到晚上宫门下钥,夜间没差事的太监们就准备出宫了,恰在此时,有人寻个空子把她叫到一旁。

“影姑娘。”

这人是带她进宫的那名太监,也是慈庆宫的管事牌子,名唤杜廉。杜廉的年纪约莫五十往上,一张虚肿的黄脸,鼻梁平坦,鼻头肥厚如球,眼睛有些红烂病,总含着一泡泪水,尊容实在叫人不敢恭维。但书影一见他,马上就喊了声“干爹”。

只因宫女不能够随意出宫,平时想要买些零碎日用,或想和家里人捎带些东西,免不得要托相熟的太监办理,且为了避“菜户”[2]之嫌,几乎所有的年轻宫女都要找一位上了岁数的老太监做“干爹”,书影入宫前,杜廉就叫她拜了干爹。

“您今儿不在宫里值夜?”书影搭讪着问他。

杜廉没答她,光是笑眯眯拍拍她的肩,“姑娘,你本是必死之人呀,蒙九千岁的宏恩,咱才能从妓院、从监狱里起拔出来,当这份体体面面的上差。人要存着感恩之心,你懂干爹的意思么?”

“干爹教得是,影儿全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