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万艳书 贰 上册》(12)(第2/4页)
自从他故意冒犯那些官员后,柳梦斋已极少听父亲拿如此郑重的语气同他交谈了——这不是好兆头。他不由坐直了身体,绷紧了后背。“詹盛言?”
“之前有多次,我去到哪一家会馆、哪一家茶楼,詹盛言总是后脚就到,每次均有人目击。”
“这……这难道不是说明,糖蒜和詹盛言是一伙的吗?糖蒜派人监视父亲您,一等您出现,他马上通知詹盛言露面,好制造你们二人私会的假象。”
柳承宗不意柳梦斋居然一眼就能看穿这一层,他心中不无快慰,但没有急于流露什么。他摸出鼻烟壶,在手里拿捏着,“当然是这样。但谁又能证明呢?大家只看到我和詹盛言同时在一处现身,而且詹盛言还暗地里拿我的名号在自家钱庄开了户头,又隔一阵就往其中入账,好像我在替他拿钱办事儿一样。再加上去年,他唆使凤姑娘背叛九千岁,我偏偏从前又是凤姑娘的干老儿!‘黄泥巴落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我既然被放出来,就说明九千岁还是信任您的。”
“九千岁从没信任过任何人。经此一案,对我们留门就更是只剩下猜疑。那一位的猜疑会带来些什么,我不说,你也估得到。”
“九千岁要起了疑,怎会不动手?”
“就因为我没对糖蒜动手。”
“儿子不懂。”
“唉!土司造反甫平,四川又有苗民进犯湖广,广西则有乱民建国称制,沿海诸省也在被倭贼不断侵扰——”
“九千岁急于攘乱,故不愿眼皮底下再出什么乱子?”柳梦斋自己都感到诧异,他居然可以娴熟自如地切入这种谈话,可能是从小偷听过太多?
柳承宗也大感惊讶,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柳梦斋,才发现自己太久没有好好地看过这小子了,这小子现在真是一副大人样了,是那种你能够理解,也能够理解你的大人,只要你显示出必要的尊重,你们双方就可以毫不费力地交谈。为此,柳承宗不动声色地将自己压人的气焰收回了几分,他往鼻孔下揉了一点鼻烟,轻轻打了个喷嚏,“你老子我到底操纵着粮漕和码头,在官场中也还有不少人。不管是九千岁欲将我彻底根除,或我为报复糖蒜而向万海会宣战,京城势必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柳梦斋若有所悟,“真走到那一步,九千岁也会索性破罐子破摔,一概以武力镇压……”
“没错。九千岁忍下被刺这口气,是暂时腾不出手来收拾我而已,他在拿‘宽容’换时间。我也只能忍下这口气,拿走万海会的赔偿了事。”
“照这么说,父亲您已经和糖蒜谈判过了?”
“闹得这么大,自然要坐下来谈一谈。糖蒜还是拒不承认那个祁六是他塞进来的人,但他愿意为一些小动作负责,向我留门割地赔款。此外,他还找了官面上的人做调停,那些人自然是劝我息事宁人,要是我依然坚持开战,那就是四面树敌。何况一旦爆发大规模冲突,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影响:官爷们焦头烂额,没法向上头交差,只能明哲保身,我们两派就都会遭到朝廷的打击,银号被查抄,私货被没收,连合法生意都会受影响,不过是同归于尽罢了,反而令那些小帮派趁势而起,没准会压得咱们翻不了身。所以这个局面,我和糖蒜是‘麻秆打狼两头儿怕’,都只能按兵不动。那怎么办?除了休战、讲和,别无他法嘛。这无关于恩怨,生意而已。”
“那……不如趁这段收集糖蒜和詹盛言勾结的铁证,让朝廷出面收拾他的万海会!”
“才说了,都只是我的推断而已。很多细节上的部署早就难以查清,根本找不到证据。况且找到了证据又如何?一样没用。”
“怎会没用?”
“你想,平定内外叛乱之后,朝廷的第一要务何在?”
“父亲的意思,我明白的,钱嘛。不过,不是还有詹盛言垫底?前一阵,他的藏宝地已被开掘了两处。”
就在端午后不久,发生了一件奇诡之事。一位命馆的先生号称自己受到神启,土地公命他将逆贼詹盛言埋藏私产之处上禀九千岁。相隔还不到二十天,镇抚司当真就在其先后指明的两处地点——京郊的一所义冢,以及一座已废弃的化粪池之下——掘出了数十万银子、五千余黄金,两项折银也有近五十万两。这位算命先生原就以阴阳眼、金玉口著称,这一下更是名震八方,找他算命的权贵们简直要挤破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