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万艳书 上册》(2)(第9/11页)

唐阁老名为唐益轩,是内阁首辅,亦是唯一一位阁臣,玉怜也是久闻大名,赶紧对着他叩下去。唐益轩是一张瘦削睿智的面孔,有六旬光景,颏下一部黑须,飘垂过腹。其侧首也坐着个妆点鲜明的倌人,瞧起来至多二八华年。那倌人将视线向玉怜一抛,又定回到白凤脸上,拿捏着鼻音道:“凤姐姐,怀雅堂不愧是出过段娘娘的福地,人才济济,长江后浪推前浪。”

白凤干笑,“雨竹姐姐,怀雅堂的人一向只讲究才貌技艺,从不像那些野门野路的,就惦记着什么‘浪’不‘浪’。”

玉怜一听这一声“雨竹姐姐”,便顿悟那倌人乃是“四金刚”里的另一位——花名鼎鼎的龙雨竹,而她和白凤的这两句玩笑也是各藏机锋:一个讥一个芳华已老,一个骂一个出身不正,是二等堂子里攀上来的野货。

席上的两位贵宾之中,唐益轩显然是个少言之人,只皱了一皱眉;尉迟度的眼中却闪过一点儿笑影,“这话淘气了。”

他声音发虚,音量也很小,但这丝毫不妨碍他那一份威严与气度。只要他一开口,每个人都屏息聆听。毋庸置疑,这就是那个站在权力之巅的人。

玉怜莫名一阵发寒,却看白凤已笑着把手朝她一摆,脸贴脸地向尉迟度道:“义父,女儿不耍嘴皮了,和您说正经的,喏,这是我班子里的小妹!她母亲原是李朝两班的女儿,贵族根底,短箫也是由母亲亲传,吹得可比我强多了。”

此时外头的婢女均已被挨身搜过,一个个无声无息地踅进来静立于壁角。书影果真被摒在了外面,只万漪和佛儿跟了进来,正瞧见这一幕。万漪在心里头想,白凤姑娘还没听过玉怜吹箫就如此夸赞她,真是个大好人。佛儿却瞪着冰凉凉的一双眼睛,她业已预见了结局,却不知会怎样发生。

一方猩红地毡上,玉怜半喜半羞,由不得双颊飞红,更平添一番少女的娇柔。黑香柏木大桌后,还是以那飘忽的微声,尉迟度张口道:“凤姑娘既亲口赞你,那便吹一首来供大伙儿清品。”

还未等玉怜答应,白凤从旁唤一声:“义父,俗话说‘饱吹饿唱’,人家小姑娘可是空着肚子来的,还是先赏饭吧,否则想卖力也没的可卖呀。”

玉怜见白凤对尉迟度一笑——又是那横波一荡、勾魂摄魄的笑容,忽令她记起曾听过的一个故事,说是一国君主为了讨宠妃一笑,戏弄诸侯,以至于身死国灭。

这妃子笑起来,一定就是白凤的样子。

这想法在脑中一闪而过之际,玉怜就听尉迟度出声笑道:“叫你一说,倒是咱家不懂得怜香惜玉了。好,俊孩子,你坐过来,想吃什么菜,自己叫。”

当即有番役在尉迟度身边添了张椅子,也为玉怜上了一盅茶。玉怜打点起精神,大大方方挺着胸在椅上坐下,一面暗道一句侥幸,一面放出娇音道:“多谢千岁爷,我要一个清炸肫肝。”

伴着这平平无奇的菜名,整座楼仿似都被突如其来的死寂撼动了一下。玉怜惊疑地环顾着众人,她见墙角的番役们面面相觑,对坐的唐益轩和雨竹攒眉咋舌,白凤也跟着捧住了心口,双娥紧蹙道:“妹妹,你怎么点这道菜?你也太不知好歹了。”

玉怜已从白凤的脸上看出这是一个陷阱,她试图爬出来,却根本弄不清是打哪儿掉进去的。她六神无主地翕动着嘴唇,却仅发出沙哑的气声,而尉迟度早已转开他英俊黧黑的脸庞,竖起了右手向背后一摆,很平淡地说:“这孩子急着走,你们就送她一程吧。”

玉怜顺着那只手转眸望过去,尉迟度的背后是大开的两扇透雕花格窗,窗外头碧空万里,树影如渺。

两个膀大腰圆的番役迈步上前,一边一个抓住她两臂,将她从椅上拖下,横拖过地板。玉怜听见了自己惊恐万状的尖叫,而后就听见了漫天风响。

尉迟度连头都没回,并坐的白凤也没回头,她单单回想着玉怜的那句话——“娘就在六尺深的地底下也保管乐得冒青烟。”她的眼睑抽搐了一下,玉怜的娘再也没机会冒青烟了,她女儿,还有她女儿的万丈雄心都已被抛出了十丈高楼,落入了陷阱的底部。

“嗵”的一声闷响,跟着是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