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3/5页)

顾晗了然,小方子是在告诉她,她们的确在宫中有些人脉,这得益于谢长案身处中省殿,可这些人脉却能耐有限。

顾晗不觉得失望,若谢长案能在坤宁宫和翊安宫也有得用的人,顾晗才要惊觉几分不安。

处处顺利,才显得不平静。

顾晗揉了揉额间,她抬了抬眸,看向楹窗外的皑皑白雪,轻声道:

“再有三日,就是除夕祭祖,希望这个年可以过得平静点。”

许是顾晗的话当真被老天听见,年前的这几日,后宫中格外平静,请安时,陈嫔的位置已经掉在了顾晗对面,只可惜她称病未来请安,顾晗没能看见她。

渺美人可能真的被吓倒了,顾晗只听说那日渺美人醒来后,和皇上哭了很久,谁都不知她和皇上说了什么,荣粹殿又添了不少人手,将荣粹殿围成了一道铁桶。

对于皇上的大手笔,顾晗并不觉得意外,且不说皇嗣,渺美人这样一个清冷美人忽露出柔弱,这世间哪个男人受得了?

顾晗垂眸抿了口茶水,没瞧见上方的淑妃朝她看了一眼。

请安散后,暮秋扶着皇后回内殿,还未落座,皇后忽然笑了一声。

暮秋不明所以,好奇:

“娘娘笑什么?”

皇后顺着她的力道坐下,摆了摆手,她脸上的笑意未消,只是想起了请安时的情景,尤其淑妃看向顾嫔时的眼神,哪怕她遮掩得很好,皇后也看出了那一抹复杂。

皇后摇了摇头,话音中含着笑:

“本宫只是忽然觉得,细说起来,顾嫔和淑妃倒有几分相似。”

暮秋纳闷,想了半晌,也没能将这个两个人联系到一起,皇后斜睨了她一眼,不紧不慢道:

“都在刚进宫时,就入了陈嫔的眼,只不过,皇上登基后,陈嫔就想要好名声,故意做出一副温柔知心的模样,针对顾嫔的手段,也只能背地里偷偷摸摸的,让顾嫔才逃了过去。”

在王府时,陈嫔刚入府就是侧妃,陈家得势,她也惯爱耀武扬威,行事作风可比现在肆无忌惮得多,淑妃明里暗里被她罚了多少次,根本数不清。

暮秋哑口无言,半晌,她才闷闷地说:

“那顾嫔可比淑妃要好运道。”

对于这话,皇后只挑了下眉:“是吗?”

暮秋被娘娘反问得一愣,她百思不得其解,才问:

“淑妃当时可是直接被陈嫔断了有孕的希望,顾嫔虽说也遭了几番罪,可最终的结果,根本没有大碍,反而还得了几分皇上的怜惜。”

“这后宫女子哪个没有得过皇上几分怜惜?”

皇后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暮秋有些捉摸不透娘娘的意思,可皇后却没有解释的意思。

她视线飘远地落在楹窗外。

当初淑妃能得宠,有多方的原因在,可如今,皇上没有夺嫡的紧迫感,他对皇嗣依旧看重,却不再需要费尽心思替皇嗣保驾护航。

皇长子被令昭仪抚养,在渺美人有孕的情况,她们无需刻意去针对皇长子,同样的,陈嫔也就无关紧要了,在皇上登基前,陈家是助力,但如今,陈家却是阻碍。

所以,对陈嫔的现状,也是皇上默许,否则淑妃怎么敢在荣粹殿说上那么一番话。

都说淑妃娇纵,可世人不知,这满宫中,只有淑妃才是最聪慧的人,不怪她最得皇上心意。

只可惜,此心意非彼心意。

皇上是这个世上最清醒,也最薄凉的人,没有天时地利,顾嫔想要走到淑妃的位置,何其容易?

除非皇上当真动了心意。

可那是皇上,他要动了多深的心思,才能愿意为了顾嫔打破后宫的平衡?

若顾嫔存了这个想法,还不如盼着自己早些有孕,顺便盼着后宫无子,在只她膝下有皇嗣的时候,许是皇上才会为了她破釜沉舟。

皇后侧眸,忽然低笑出声,所以,论幸运,顾嫔如何比得过淑妃?

这笑声似有嘲讽,却也似自嘲,暮秋听得一愣,她抬头,就见娘娘不知何时面无表情地闭上了眼。

良久,久到暮秋以为娘娘睡着了时,她听见娘娘用一种很平静的语气问她:

“你说,皇上还记得本宫是皇后吗?”

暮秋呼吸一停,须臾,她才毕恭毕敬地说:“娘娘永远是皇后,皇上当然也不会忘。”

皇后唇角挂上了讽刺,她想起了在荣粹殿时,皇上要考虑皇长子的去处,却第一个排除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