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教坊司(第6/10页)
孙三娘头痛极了,心疼地看着漂漂亮亮却卖不出去的果子:“可为什么就没人来了呢?咱们又没涨价。前晚做的果子,到今晚就不能吃了,得全扔掉。这可要蚀一大笔了。”
这时,一行商打扮的客人匆匆而入,大声道:“老板,来碗真如茶!”
赵盼儿精神一振,忙迎上前去:“好咧,你请稍坐,我就这去碾茶!”
那客人听见这话就急了:“碾茶?我马上就要走,哪有那么多功夫等?直接来碗散茶就行!”
“散茶?”赵盼儿明显一愣,在钱塘散茶早就没人喝了,她都没想过要拿出来卖。
客人明显有些不耐烦,狐疑地打量着赵盼儿,已经对她的水平产生了怀疑。“茶饼直接掰一块下来,不用磨粉,热水一冲就行!你这没有吗?”
赵盼儿不想失去这个难得的客人,忙道:“有,有!”她奔回柜台,不久端出一碗漂着茶叶的热茶出来,那客人这才满意,闻了闻后几口饮尽,摸出几个铜钱往桌上一放,就匆匆地走了。赵盼儿看了看茶坊内其他行商打扮的人,如有所悟。她放下手中的银瓶,对孙宋两人说:“我出去一下,一会儿回来。”
赵盼儿奔到街道上,只见这里人流不少,但大多都是牵牛带驴的行商打扮。她来回点数了一遍店面招牌,发现周围都是跌打损伤、铁匠铺、生药铺、布庄、粮店,只有她一家茶坊。
就在这时,顾千帆玉石般的声音从赵盼儿身后响起:“发什么愁呢?”
赵盼儿回身,见便装的顾千帆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怀疑他一定是早就知道了茶坊生意不好,故意来笑她的。
顾千帆打量了一下安静的茶坊,惋惜地叹了一口气:“门可罗雀,刚开张,这势头似乎不太妙啊。”
赵盼儿没好气地回敬道:“可不,一大早就被你这个‘活阎罗’堵了个当街,运气自然不好啦。”
“生意都差成这样了,你还有心思——”顾千帆意识到赵盼儿说了什么,身形一滞,把后半截话咽了回去。
赵盼儿察觉顾千帆情绪不对,有些担心地看着他问:“你怎么了?”
顾千帆沉吟片刻,闷声问道:“我是‘活阎罗’,你害怕吗?”
“有什么好害怕的,我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你。”赵盼儿仔细看了看顾千帆,她猜测他今日一定碰上了什么烦心事,想必又有人因为他的皇城司身份对他说了什么不好的话,她转移话题道,“对了,你不是老觉得我跟你太见外吗,那这回,能帮我一个忙吗?”
顾千帆听了赵盼儿的话,心中极为宽慰,却依然嘴硬道:“先说好,取消赌约可不行。”
“小气。”赵盼儿撇了撇嘴,心里却并没有不高兴,“我只是想问你几件事而已。第一、东京人是不是不爱喝点茶?第二,为什么这条马行街上没有食店酒楼?第三,前几天,是不是东京这边的什么节日?”
“拿我当包打听吗?”顾千帆知道赵盼儿为什么要问自己这些,故意眯起那双星辰般的眼眸。
赵盼儿被顾千帆逗笑了,配合着恭维道:“皇城司掌管天下的侦缉探察,比包打听可准得多了。”
在顾千帆的指点下,赵盼儿终于得知,东京的街道和钱塘不一样,许多是按行当分的。东京人从小就知道,药局巷里买生药,买马当去马行街赵,而要喝茶,就得上茶汤巷。她们开张的时候,正逢佛诞,香客多,生意自然就好。可平日里在这条街上出入的只有马商。点茶要碾、冲、调、抹,太费功夫,除了文人墨客,百姓们愿意喝的人很少。相比起来,散茶又快又便宜,才是他们的最爱。
顾千帆垂眸看着赵盼儿,温润地说:“我不赞成你开店,不是不相信你的茶艺,而是觉得你的决定过于匆忙。你太着急了,像是一定想要证明什么。”
赵盼儿垂下了头,抚着心口,强撑着不让自己落泪:“我可以对别人说没什么,不过是不小心踩到水坑,摔了一跤,爬起来继续走就好。可我骗不了自己。我不甘心,所以必需得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可是,这里真的很难受。”
两人正好走到一段有不少水坑的僻静道路,顾千帆听罢赵盼儿的话,一时心痛,下意识想去握住赵盼儿的肩头,但最终又硬生生地停住。他想了想道:“我知道你说的那种滋味,因为我也被我的生死至交背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