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修路狂魔(第3/3页)

“不过,虽然深市那边因为政策倾斜而发展神速,但是也因为这个,引来了不少想要趁这个时机炒楼炒地的商人。”赵励明要在深市搞他理想的居屋事业,自然是与那些靠着炒房子炒地皮这种方式来剥削民众的传统型房地产商为敌,因此少不免是暗中打探了一番对家们的信息,“不止香江那几个有名的房地产大鳄,其他地方的也来了……”

“一早就应该预料到了,像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些人不可能不来。”苏韵嗤笑一声:从六十年代开始一直到往后,只要捂得住良心,房地产这种都必然是超级暴利的行业,所以那些商人是绝对不可能会放过把深市楼市打造成第二个香江楼市的改开时机。

“但现在最可怕的不是上层那几个大佬,而是中下层那批自认为找到了发财机会的跟风者……”赵励明叹了一口气,“所以,那边的负责人想让我帮忙找一些有关炒楼炒地的影像资料,作为反面教材警示大众。”

“行,回去之后我和你一起挑。”苏韵是见识过后世那疯狂的楼市的,对这个现在只是“预测”的局面,比如今这个年代抱怨房价逐渐走高的很多人有着更深的体会。

“你也别那么严肃。”赵励明看苏韵那一脸苦大仇深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出来,“除了和他们的战斗之外,我们这边还是有不少好消息和好队友的,不用太过担心。”

“对了,你还记不记得你之前把以前那几部电影利润的一半,捐出来作为灾后复兴建设资金的事了?”

“哦,现在做得怎么样了?”暂时没时间也没机会回去查看建设的苏韵急忙问道。

尽管她那一半利润在普通人眼里看来是天文数字,但用在基建上只能算是杯水车薪,因此苏韵这笔资金是有了主动提议出来的安排:除去部分必要的安置房,其余全部都投入到了修筑道路的建设之中。

所想的,就是为了加速复兴的进度:无论复兴的计划要做什么,道路的通畅程度都是影响计划实施速度的关键。

特别是那些相对偏远区域,通了路之后不但救援的人力物力能尽最快的速度送达;而且这一条条的通路,亦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变成偏远地区住民探索外界广阔天地的途径。

考虑到苏韵不太愿意为这些道路署名,但是有关部门又不甘心让这么一位慈善家默默无闻,于是就索性以朴素实在这一特点,取其中的与“苏”字读音相近的“素”字,组成了“素韵路”,然后再分别前缀上当地的地名以作区域划分。

自此,在日后那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某某省素韵路”、“某某市素韵路”、“某某县素韵路”以及“某某村素韵路”甚至是“某某自治区素韵路”,便开始了遍地开花的星火燎原势头。

修自己的路,让大家都有路可走——这便是苏韵在后世被大众戏称为“修路狂魔”的根由。

从真实的道路到发展的道路,她是真的做到了当初那个凉秋雨夜里的承诺,成为了前辈所期望看到的新一代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