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探望(第4/5页)

御史台现在都精乖着呢,眼睛只看同行,几乎没人敢去弹一下皇帝。

当秋雪来请用膳的时候,姜恒就把手上的《诗经》装回原本的成套木匣中去:“额娘,这件事咱们家不用理会,玛法、阿玛和哥哥们该怎么当差就怎么当就是了。鬼鬼祟祟的人,不再动也罢了,再动皇上就要恼了。”

觉尔察氏看着女儿,不由感慨道:“娘娘入宫三年,真是长大了。”

姜恒起身挽着觉尔察氏的胳膊,边走边道:“其实我还有一事,想让阿玛费心,又怕阿玛不愿意。”

左近无人,觉尔察氏就笑道:“你这孩子,要什么就直说,还拐着弯先激你额娘不成?你只管说,家里还能不上心?”

姜恒便道:“还请阿玛找两个妥帖的,亲手给人中过痘的老大夫。”

觉尔察氏一听这话,惊得脚步都停下了,连声问:“是宫里太医有什么不妥吗?要说种痘,只怕外头大夫都不如宫里太医拿手。”又道:“公主便是长大了要种痘,也得七八岁上了。娘娘现在就要找老大夫做什么?”

皇子们种痘多是六岁。

年龄再小的话,怕孩子体弱撑不过去,但要是到了十岁以上,一旦发热就易烧傻烧出毛病来:这会子大夫们已经发现,高热对大人来说,似乎更加凶险。

譬如水痘等在孩童时较容易好的痘疹,成人得了却更险,甚至多有为此高热惊厥而死的。

孩子在某些方面,具有比大人更强悍的恢复力和生命力。

于是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宫中种痘的年纪,就定在了六七岁上。

公主一向被认为较皇子更体弱,若要种痘更要晚两年,有的就索性报了体弱不种痘怕破损颜面。

而姜恒是一定要给敏敏种痘的,天花这东西,一旦染上就是九死一生,能提前预防当然要预防。

但如今宫里种的还是人痘,多是用得过天花且幸存下来的人身上取下一点豆痂,再经太医院秘法制成熟痘,再进行种痘。

呵护备至的宫廷中,皇子种痘,十中能活九——在这个时代的天花防疫中,自然是了不起的成就了。这会子世界各国还都在学大清呢,比如先帝二十七年,沙俄就派人来专门学痘医,之前法兰西的国王路易十四,也特意写信跟康熙爷讨教这方面的经验。

但十分之一的出事率,在姜恒看来,还是太高了。

她明明知道更安全的牛痘。

且牛痘并不需要她有多么强大的医学知识,牛痘更像是大自然的馈赠。

牛会生一种牛痘疮,还多是在奶牛的乳腺处,若是挤奶工感染了牛痘疮,虽也会又很轻的症状,但并不会危及生命,基本几天就没事了。但从此后,却可以免疫天花!

这还是在未来英吉利偶尔发现的,之后英吉利就由人痘改为广种牛痘了,天花的传播率就此大大降低。

姜恒想:英吉利的阿芙蓉不能进大清,但牛痘很该进来。

只是她在宫里,除了餐桌上,根本见不到牛。

于是只好提前几年就拜托阿玛额娘去给她找点生痘疮的牛。

她还是假托西洋书上看到的,说种牛痘跟人痘一样能预防天花,但看着觉尔察氏惊诧的脸,姜恒就苦笑道:“额娘知道我为什么怕阿玛不肯应了吧。只怕他觉得我胡闹呢。”

觉尔察氏心想,把牛生的痘种在人身上,可不是胡闹吗!

但看着女儿的脸,她又有些说不出,唉,刚当娘的心就是这样吧。什么稀奇古怪的偏方,只要对孩子好,都想着试一试。

横竖时间还长,就先顺着女儿的话,去找两个老大夫,再去找点什么痘牛看看。

哪怕觉尔察氏心里这事儿根本不可能行,但想着女儿在宫里憋闷,也就心软了,就当哄哄她也好。

姜恒看着觉尔察氏的脸,就知道额娘的心思。

但也不急着辩解,只要家里能替她找到人和牛就好。

过了正月初五迎财神的日子,宫里的宴席也就渐渐少了起来。

每回过年,真是从宫里到各王府,都是人倦力疲。

姜恒也就知道为何不出正月都是年了——起码于宫中和王公贵族府上来说,要趁着年后瘫着歇一歇才好。

据说正月里,民间是连讨债都不讨的。

十三爷也只有这几天能在府里多待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