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喜提十三库(第3/5页)

姜恒看《梦溪笔谈》的时候就整一个膜拜。而皇上也对这套书极熟,拥有一套皇室珍藏版:因沈括除科学发明外,还在水利和经济方面颇有见地,至今户部在盐政问题上,还在化用其稳定盐钞之法。

皇上前些日子还就沈括的‘钱利于流’观点,让臣子们以此为题,写关于边境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条陈上来。

姜恒早就知道,永远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管中窥豹,北宋能出一个沈括,这漫长的历朝历代史书中亦有旁的天牛之人。可以说古兔的历史上真的是群星闪耀,光照万世。

在农耕为主的自给自足经济中,勤劳的古兔从未落后于人,甚至在各方面一直是世界的领先者。

姜恒再想想自己这点跟‘办公效率’有关的想法,就觉得不过如此了。

现代教育带给人的是一种广度。

皇上就觉得她天然聪慧,似乎什么都一点即通,其实正是拜现代教育的全面性科学性所赐。

皇上最终将其取名为军机图。

自己画一遍,才越发觉得这图好用。也越发体会到了姜恒为什么要用很多可移动磁铁来代表进度,这图最麻烦的地方就在于计划通常是灵活变动的,总要涂抹重画很浪费时间。

皇上就给造办处安排了新活:做一些大小不同的铁屏,并数千颜色各异的磁铁片送到养心殿来,

待张廷玉等臣子齐聚养心殿时,皇上已经带着怡亲王画完了第一张军机图。

在场者,官位最低的都是一个全国性部门的一把手级别,皇上简单讲解两句后,很快都领悟了这军机图的宗旨和要点。

于是各司其职,按他们的部门要事画起来,熬了一整个通宵,共画了五十多张军机图。

诸如朝中总督的时任、时长图;各省绿营增兵的年份图;各地银钱调拨的当年计划图与往年对照图……无数重要的条陈,被他们画作一张张图表。

越画越觉得简单明了。

张廷玉看着自己的图,满足感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好生欣赏了一会儿。旁边鄂尔泰停笔就问他:“张大人怎么还偷懒呢。”

俩人脾气不是很合,虽然天天捆绑工作,但却是相看两相厌。

然而继张廷玉发呆后,鄂尔泰却也对着自己的图呆了,觉得自己画的真完美啊,看看我这完美无缺的工部河道工作进行图!一眼就知道如今各省的进度,对着就能盘算下半年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张廷玉就慢悠悠道:“你这不是也在发呆?”

甘特图,本来就是统筹管理的神器。类比武功,那就是在座各位本就是绝顶高手,遇上趁手的兵器,那真是要大杀四方了。

这一杀,不,这一忙就忙到东方既白。

兴奋终于退去,几人都熬红了眼圈,熬得疲惫不堪,却没一个能歇着——他们集体歇着,早朝怎么办?各部门今日如何运转?

于是他们还得撑着熬夜过后疲倦的身躯,先将今日事儿排布下去。

好在今日原本不是什么大朝,于是皇上也迅速地结束了早朝,然后放了昨夜几位肝臣的假,自己也要补一觉。

睡前看着新的寝衣,还问苏培盛:“那件寝衣送过去了?”

得到苏培盛一个肯定的答案,皇上都没有什么精力继续说话了,很快进入了补眠状态,只觉得格外黑甜一觉。

醒来后,就收到来自永和宫的扣子两枚。

且说姜恒收到缺了扣子的寝衣后,一时间确实有种癖好被人看破的社死。但仍旧是很快适应了起来,没关系,只要我觉得正常,这就很正常。

她甚至从她收集的好看的各种纽扣里,挑了两枚装了,直送养心殿。

皇上拿出一枚圆润的蜜蜡莹红扣,这似乎是她第一回 往养心殿送东西。

而皇上回到书房又看到满屋子军机图后,就总想着送她点旁的大宗的东西。

于是先命制书局,再印一套跟自己御书房一样的白玉纸珍藏版《梦溪笔谈》送给姜恒。

皇上给永和宫信嫔娘娘送书这件事,苏培盛见多了并不吃惊。

但接下来,皇上让他送的东西,则差点惊掉他的下巴。

皇上居然让他把十三库的钥匙和档簿一并封了匣子送到永和宫去,从此后广州十三行进贡的西洋之物,都由着信嫔取用。

且说齐妃听闻皇上从外地回来,当日就往永和宫去,心里就越发堵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