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4/7页)
他赞不绝口,沐瑶就放心了,看来她的记性还可以,并没有记错方子的。
跟别的不一样,药方差那么一丁点,效果不同,不说救人,很可能要害人了。
院首得知沐瑶忘记是哪个药师所做的药方,十分遗憾。
他叫来几个熟悉炮制药材的太医,就要亲手把药方上的药材都一一炮制一遍,这才能放心。
至于那个有毒素的药材,却让院首有些担心,索性由他亲自来炮制,乾隆也就能安心了。
太医们直接住在圆明园一个空出来的宫殿,他们也不回家,聚在一起炮制药材,药方反复配比来试着,直到半个月后才配出了适合的比例。
沐瑶倒是有点担心太医们会不会关起来过得不好,毕竟他们炮制药材还不让外人看见,伺候的宫人都不能靠近,只把饭菜放在外边,让太医吃完后放在外头叫他们收了,一步都不能进去的。
永瑢就道:“太医也是担心有人对药材动手脚,回头有什么问题,他们就难逃其责了。而且他们也聚在一起,吃饭睡觉都在一起,不见外人,谁都在对方的眼皮底下,那就不用担心他们炮制药材的时候动了什么手脚。”
闻言,沐瑶才明白这宫里的太医能安然活到如今,一个个靠的就是谨慎小心了。
彼此之间互相监督,不说彼此怀疑,而是互相证明对方的清白,倒是个好办法。
他们吃睡都在一起,谁有什么动静都能知道,彼此也能当对方的证人,毕竟一对一还可能看漏了,好几个人,好几双眼睛,那压根就没有动手的机会。
做出来的药丸很小,院首先亲自试药,感觉没什么问题,几个太医也跟着试了。
然后他们请乾隆派了侍卫,带太医们在外头找心绞痛的病人。
毕竟病人心绞痛一旦发作,侍卫们把人送过来,这病人路上就得凉了。
太医借了苏家名下的一处医馆坐镇,只说谁家有心绞痛的病人可以立刻送过来,不能挪动派人来知会一声,他们也会赶过去。
还以为要等几天,哪知道太医准备轮流过去坐镇的第一天,隔壁街道就有老者突然心绞痛,直接晕倒在路上,被人发现就赶紧来报信。
太医带着药丸赶过去,让病人平躺后,给老者的舌下塞了药丸。
先是塞了四颗,看老者的情况片刻后没有好转,太医立刻又追加了四颗,老者的脸色这才慢慢缓和下来。
一刻钟后,老者就慢慢醒过来,被抬进了医馆。
躺了一个时辰后,老者的亲属赶了过来,千恩万谢的。
老者也能下榻慢慢走了,不过安稳起见,太医还是留了他在医馆住一夜看看情况。
沐瑶没想到这药这么快就能用上了,还救下了一个老者,实在是太及时了。
要是药晚一点的话,这老者估计就很难救回来的。
太医守着老者一夜,老者第二天脸色就更好了,他想花重金买下十几颗药丸回去。
此事太医却不敢做主,派人问过乾隆,乾隆只道老者是自个用的话,就把药给他。
若是老者或者他的家人打算把药随便转卖出去,回头就要治罪了。
老者当然是打算把药留在身边,出什么事的时候也能用上,用作保命的,自然不可能转卖出去,恨不能当传家宝给子孙继承下去。
太医哭笑不得,只道这药不能放太久,不然就没有效果了。
药丸的副作用不大,老者只感觉舌头有点麻麻的,第二天起来就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副作用比想象中要小,但是救人的效率却十分高。
太医拿着药丸都爱不释手,乾隆更是让太医院立刻着手多炮制一些药丸来备用。
就是朝堂中很多年迈的大臣都需要用上这个,他们知道这个药如此神速救下老者,就跟乾隆来求。
乾隆自然不会吝啬这个,让太医院炮制药丸后就赏给这些老臣们贴身带着,叫老臣们眼泪汪汪的,恨不能为他鞠躬尽瘁了。
他自然也跟老臣们提过,这是沐瑶想到的配方,太医院着手完善的。
老臣们派了女眷到圆明园给沐瑶亲自道谢,叫沐瑶还怪不好意思的。
她就是个搬运工,只记得药材,配比还是太医院反复实验出来的,如今功劳却都在自己头上了,实在受之有愧。
乾隆却笑道:“若非你想到这个药方,太医院也不知道从何下手,更别提是配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