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4/7页)
如果做泥房子,快倒是快,但是一下雨就得塌掉了。
用木头的话,只让人切割成差不多大小的木块,然后跟积木一样堆起来。
木块两头有拼接的地方,那就不会轻易移动了。
用流水线作业的话,木块做起来就很快了。
一部分人去砍树,一部分人用尺子测量后在木头上用炭笔画上痕迹,其他人切开这个木块,大小差不多。
后来沐瑶感觉这样还是太慢了,就直接让约翰做了个简单的机器。
木头塞进去后,前面有个板子挡住,后边刀子就直接切开,于是每一块木头都一样长了。
可惜时间有限,没能做成全自动的,切开还需要人手。
另外一个机器则是把切好的木块放进去,两头做个凹凸的,然后就能拼接起来了。
拼接就更快了,木块堆起来,半天就能堆好几个房子。
每个房子有一面墙是共用的,连在一起,就能更省木头了。
灾民能动的都来帮忙,一天下来就堆上几十个小房子,让人能凑合住进去。
几天后,几乎大部分的灾民都能安置妥当了。
以后若是不需要,拆掉房子之后,这些木块也能继续用。
很多地方受灾,房子都冲垮了,这种简易房子建造起来快,拆掉后每人领一部分回去,也能当天就组建一个小房子出来,就不必露宿在外头了。
灾民都安置妥当,他们养鸭苗就更为用心了。
过年的时候乾隆都没大办,还打算年后四月的时候就下江南亲自看看受灾的情况。
大臣们都是劝了又劝,毕竟之前大灾之后很可能会有瘟疫或者其他疾病,并不适合乾隆去冒险。
乾隆没把话说死,就看开春后如何了。
沐瑶也是忧心忡忡,让苏家盯着江南那边,别是蝗虫没给鸭子吃光,等开春后就疯狂回扑,叫受灾的地方雪上加霜的。
好在她提早预防,鸭子们被养得好,食欲旺盛,地里的蝗虫卵都吃个一干二净。
只有一些没什么人居住的地方,因为没有鸭子在,还有零星的蝗虫出现。
却也造不成天灾,被村民当场就用火扑杀了。
他们才发现,年前让养鸭,原来是专门对付蝗虫,提前压制了蝗虫的灾害。
百姓们只以为是乾隆提前预知了,更是对他赞颂不已。
乾隆接到消息,在御书房里呆了一会,这才叫了傅恒进来:“江南的蝗虫灾害没能起来,周边却未必了。”
鸭子把田地里的蝗虫卵吃掉了,但是其他地方却没有。
傅恒皱眉一看,又是惊喜又是诧异,那位贵妃竟然连蝗虫会出现也预知上了?
“皇上,周边只怕要让人巡视才是,尤其是南边。”
南边的土壤肥沃,加上天气热,只怕比他们这边的蝗虫孵化更快一些。
乾隆点点头,果然几天之后就接到八百里加急,南边被蝗虫大军侵袭,田地都被啃食殆尽。
田地里刚播种的苗都被啃食掉了,蝗虫过境,土地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留下。
也幸好南边的粮食储存还是够的,不至于家家户户饿肚子。
若是发生在江南,受灾原本粮食就不够,好不容易熬到春天补种,要是种苗给啃食掉,那些灾民根本不可能再有第二茬的苗。
春天没有播种,几个月后没有收成,饿死的人只怕就要无数了。
傅恒心里庆幸,又开始发愁怎么对付南边这些蝗虫的。
这些虫子会飞,火攻虽然好,但是人靠近的话,恐怕也会被波及。
若是用人手去抓,根本就抓不完。
乾隆也是这么觉得的,召集议政大臣商议了许久,众人都没能想到特别好的法子,大多都是多派人手,然后刨出一个隔离带,放火后不至于周围一片山都给烧掉了,只烧中间一圈。
但是地上被蝗虫啃食得寸草不生,这火要怎么燃过去呢?
哪怕烧在那些蝗虫身上,它们也要互相挨着才能烧起来了。
蝗虫哪怕铺天盖地,却未必都连着的,遇到火肯定会避开,那就烧不完了。
商议到入夜,乾隆挥挥手让大臣退下,满脸疲倦去景仁宫。
他早就派人去知会过沐瑶,要在这边留饭,沐瑶早早就让林御厨准备好一桌菜。
只是乾隆心不在焉的样子,筷子夹了几口就吃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