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4/8页)
上工的时候自然是不能喝酒的,最后就只能吃饭喝茶了,约翰还是很满足的。
毕竟约翰漂洋过海过来的时候十分忐忑,以为这边人会排斥自己。
但是苏家没有,他进了造办处也没有。
大家不看约翰的发色和瞳色跟众人不一样,只看中他的能耐。
他要是有能力,就会被尊重,如果不懂装懂,那就会被人唾弃和厌恶。
约翰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又觉得继续在这里发光发热也挺好的。
他还请苏家帮忙让海商带信给自己在海外的朋友,希望他们也能过来。
信里写了京城的繁华,美食很多,约翰又得了重用,还被皇帝赏了一个院子,住得非常舒服等等。
连平日每天能喝茶叶,泡一壶奶茶也是不错的,点心五花八门,一个月都能不重样的吃。
穿的是丝绸,冬天还有地龙,别提多舒服了。
这封信苏家看过,自然也让乾隆看过才放心。
乾隆看过后还跟沐瑶吐槽道:“真是无知的洋人,这么些普通的事全都写在信里,有这必要吗?”
他还以为约翰会写这边的皇帝多么英明多么慷慨之类的,居然只送了院子这个,一句带过吗?
沐瑶听得好笑,摇头道:“皇上是习惯了这样的日子,想必约翰在海外过得并不好,他的朋友们估计也是如此。”
所以约翰写得越是详细,这才越真实,他的朋友才会相信,约翰在这边确实过得不错,自己才会心动跟着过来。
约翰自己发达了,自然也不忘朋友们,不希望漂洋过海的信笺太短小,只寥寥几句,没能打动朋友们,就此错过的。
乾隆听了沐瑶的话,倒是感慨道:“虽然这约翰长得不怎么样,能耐还是可以的,对友人这份心也够真诚。”
若是约翰的朋友过来,也跟他一样有真才实学的,乾隆也不介意用一用。
不过约翰确实很快立功了,源于有个海商来找苏家,是个洋人,推销一种连珠炮。
苏家对此不是很了解,自然找来约翰问一问。
约翰过去看着实物,明显感觉这东西不一般,只皱着眉头,把苏鸣凤拉到一边小声道:“这武器看着不错,却需要实战才知道好不好用。而且这人在洋人那边怕是卖不掉,这才会千里迢迢运过来卖的。”
要不是有大毛病的话,哪里会特意漂洋过海来卖?
光是船费就不知道多少,这武器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苏鸣凤也是这么觉得的,只皱眉道:“也罢,那就让他送去靶场,我这就派人去跟造办处说一声。”
跟造办处说了,就是直接告诉乾隆了。
乾隆对新武器最近很感兴趣,听闻又有新东西,不过不清楚究竟能不能用,还是让海商带着武器去京郊的靶场。
那里周围空荡,打中哪里都不会伤人,平日是实验武器的去处。
海商指着远处一棵树道:“我用这个,可以打断。”
他说话的音调有点怪异,苏鸣凤就听懂了。
约翰听出对方的口音,用英吉利语交谈一番,对方满脸惊喜,以为遇到老乡了,叽里咕噜说了一堆。
语速太快,不过苏鸣凤依旧能听出一部分来。
回头他跟约翰私下一对,听得也差不多了。
约翰转头看着海商拨弄了一下武器,连珠的子弹嗖嗖发动,果然两个呼吸间,对面的一棵大树就拦腰折断了。
这武器居然不用手动,而是全自动的,叫约翰叹为观止,恨不能把这东西拆开来看看。
其他工匠也是如此,两眼放光的样子看得海商都有点害怕了。
苏鸣凤的理智还在,转头禀报乾隆,后者很感兴趣:“一瞬间把大树拦腰折断?不需要手动换子弹,能够真的连珠十几发?”
听着不错,有造办处的工匠在,他们都亲眼看见,绝不会有问题。
甚至工匠们还上手拨弄了一回,确实非常方便,只要扶着机身,找准方向,那么对面的大树就能很快倒下,直接打穿。
约翰还偷偷用母语问出了这个武器的问题,原来是连珠消耗子弹实在太多了,这子弹造价不菲,洋人们都不感兴趣,这个海商就是制造武器的人,他投入了很多,如今已经入不敷出。
只好动用最后的财产买了一艘大船,然后海商就头铁过来卖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