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第3/3页)

“你想想咱们郎山镇,现在家庭年均收入是多少……”江小满低声蛊惑道。

孙哲远呆了呆,随即狠狠心动了!

这不就是他扎根基层扶贫的奋斗目标吗?

曾几何时,他到处找项目拉投资,就是想让郎山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孵化出一个能持续产出收益的项目啊!

别看几亩地的茶园,一年顶多五、六万块钱的收益。

可就像江小满说的,只要注意控制成本,这些收益几乎都是纯赚的啊!

种茶叶不像种庄稼,年年都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去购买种子肥料农药什么的,再扣掉租赁农机的成本,单纯种粮食的话,一亩地一年能赚到两千块钱,就已经算是风调雨顺的高产了。

可要是郎山地区的那些废弃老茶园全部重启了,虽然前期要花费一点成本,但从长远看,茶树只要种活了,后期养护成本比庄稼少很多,而且一棵茶树只要好好养着,活个几百年轻轻松松的!

到时候别说这一代了,子孙后代都跟着一起吃红利,就比如说武夷山的那些老茶树,养活了多少代人?

最最关键的是——

“以前老百姓不愿意种茶叶,是因为咱们郎山的绿茶卖不出去。”

“现在有我给他们兜底呢,只要茶叶种出来了,就不愁卖不出去,你说大家愿不愿意种?”

“就你那个小茶叶厂,能吃得下这么多鲜叶?”孙哲远狐疑地看着他。

“我一家当然吃不下,可这个小茶饼这么赚钱,我不扩大生产,难道别人家就不会跟风开茶叶厂?”

江小满笑眯眯地表示,他已经成功蛊惑了好兄弟江鱼,只要镇上的老茶园能重启,茶叶产量上来了,到时候他们就投资建设新厂房。

郎山的小茶饼现在卖的有多火,山岩他们不是没看到,只是因为江小满跟他们是好兄弟,所以大家才不好来和他抢生意。

可要是江小满主动提出让出这部分市场……别说山岩了,孙哲远都狠狠心动了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