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第2/3页)
PS:大姑姐出身山民,悍勇异常,以前在娘家还跟人一起进山打过野猪!
不过,令人无语的是,庆梅对于郎英居然要跟她弟弟结婚的行为特别不理解!
在大姑姐看来,女人嘛,找男人本来就是为了要个孩子(好像有哪里不对劲~),现在郎英孩子也有了两个,事业也做的挺不错的,还拍电影做了明星,有这个条件,单身不舒坦吗?为什么要给自己找个男人添堵?(庆山:喂!!)
虽然庆山是自己的亲弟弟,但庆梅表示,如果换成她是郎英的话,对方要么腰缠万贯,要么英俊如影帝姜元,否则别想让她放弃单身。
庆山一开始还挺高兴的,觉得老婆和家里人相处融洽,等到某天他偷听到了大姐和老婆的对话之后,他就不大乐意带老婆孩子回山里玩儿了。
别问!问就是决不能让老婆和外面的坏女人做朋友!
综上,因为新婆婆和大姑姐的鼎力支持,郎英的野山菌酱居然是村里三个项目里最早一批开始销售的。
这可是江小满“孵化”的第一个村民创业项目,郎英直播这天,江小满再一次玩了一把“套娃式直播”——
他把自己的直播间也搬到郎英的工厂里了,直播内容就是让粉丝们看郎英姐姐第一次直播……
粉丝们:“……”
谢谢了,百忙之中还这么敷衍我们。
江小满还真不是在敷衍粉丝。
很早以前他就对唐新岚他们在双湾镇打造的短视频矩阵非常眼馋了,那个时候的江小满就意识到了“独木难成林”的后患。
简单来说,网络时代的人们更加的喜新厌旧,今天还是全网的宠儿,一个月后就凉凉的情况并不少见。
江小满不知道自己能红多久,也不知道能帮村里人多久,所以,他一直想在郎山村复制双湾镇的短视频矩阵模式。
郎山镇要是只有他江小满一个网红,想要长期走农村电商这条路,风险是很大的。
可要是有十个、一百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粉丝的电商,积少成多,把郎山镇的土特产打造成一个网红品牌,并不是一件难事。
他早就在等这样一个机会,由他亲手打造出一个农村电商的样板,这样一来,镇上其他想做短视频和农村电商的年轻人,肯定就会不自觉地模仿郎英的模式。
所以说,这一次的套娃式直播,与其说是播给粉丝看的,倒不如说是江小满播给郎山本地的年轻人们看的。
郎英也是有短视频账号的,而且粉丝也有二十多万了,不过大部分都是电影上映之后,因为喜欢她饰演的那个角色,才搜索关注她的。
当时已经有粉丝在评论里让郎英可以带货补贴家用,但江小满却提议让她等等。
江小满的本意是想保护郎英这个账号的纯粹性,他研究过之前在网上翻车的网红博主,很多都是栽在选品上的,哪怕粉丝再多,只要有一件产品翻车了,比如说前几年某防晒霜事件,就能让一批大V集体翻车……
所以当时江小满给郎英的建议,是让她再等等,等开春他那边开始卖小茶饼和山野菜了,到时候直接卖他们自己的产品。
自己的产品品质如何,江小满再清楚不过了,而且郎山本地土特产,也非常契合郎英的账号定位,不容易翻车。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他这边还没开始收今年的山野菜呢,郎英那边的野山菌酱都做出来了。
不过这也误打误撞,填补了他们本地土特产的一个空白,那就是开春后山野菜大规模上市之前,没有土特产可卖的情况。
第一次开直播卖东西,郎英非常紧张。
只是,想到开播之前江小满跟她说的,如果紧张的话,就把直播间想象成镇上的集市,郎英以前经常背着自己种的菜去赶集摆摊,把直播间想象成集市,果然心态一下子就放松了。
不得不说,郎英选择拿野山菌酱作为厂里的第一款产品,确实是选对了。
因为野山菌种类繁多,她们收购回来之后,不需要再像卖新鲜野山菌那样人工分拣,而是直洗干净打碎了熬酱,口味也只有三种:原味、微辣和特辣。
“这里面的野山菌,都是村里人昨天刚去山里采回来的,熬酱的油是我们这的大豆油,黄豆酱是我们这一个厂里的,放心,都是我们平时自己吃的,没有加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