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第2/7页)
云程在修改稿子,新书书名依然简单粗暴,叫《赶考路》。
如叶存山跟存银说的一样,没出结果前,家里日子得照常过,信件写完,他就要忙自己的,白天找书童听写,晚上他自己校对修改,整体速度快很多。
看叶存山回来,就停笔起来伸懒腰,活动活动腰腿,问存银怎么样,“是不是又哭了?”
日子过得好,身边没人故意气他,加上圆圆都很少哭,存银的小哭包属性就被藏起来。
真碰到事儿,能立马哭成个泪人儿。
叶存山说眼睛都哭肿了,给他留了一壶茶,让他自己敷眼睛。
茶还是云程饭后泡的,挑选的好茶叶。
用细棉布包了两包,系了棉线,这就是自制版茶包,要敷眼睛很方便,不用再去捞叶子。
他问叶存山:“那咱们年底的事就先不急着安排,等老家回信再说?”
叶存山说照常,“柳大志说他能吃能喝的,人少说能活到明年。”
云程就不说了。
他让叶存山帮他看看稿子,“这东西写得我有点没信心。”
因为没写过这类型的文,定稿以后根据手感和写作本能来,顺是顺,就怕无意识水文了。
他现在在铺子里的地位问题,以及培训班刚结束,不好表现出不自信的一面,只能叫亲近的人帮忙看了。
听写稿子,受书童手速的影响,一天最多七八千字,这里面还有书童往后面记时,云程看他跟不上,自己会拿笔写一段续上,然后休息嗓子时,也会写手稿。
晚上修修改改,删点再添点,字数一般没大误差。
叶存山看书快,到云程这里,就看细致了些,约莫一刻钟,他才放下稿件说可以,“写得挺好的。”
跟云程从前的文风差异很大,但字字句句在平实质朴里勾着人继续往下看。
普普通通的糙粮饼子,野菜菌菇,酸涩果子,都被写出来了人间至味感。
叶存山是在山里待过,也在外头走商露宿过,文里写到的东西,他都吃过,当时只为果腹,没心情细细品味,每天追读几章的内容,他都被勾起馋虫了。
要说节奏,还有满足感的递增,叶存山看着也没问题。
主角团看似贫穷,兜里空空,可他们一直在“获得”。
山林馈赠这里,除却吃饱肚子,还有时不时的“加餐”。
水里的鱼,山里的兔子,天上的飞鸟,他们能时不时沾点荤腥。
赶路途中,也有为去下个城镇做铺垫——他们顺路采药了。
运气很好,有一株品相很好的灵芝,拿去换银子以后,他们这一路会轻松许多。
核心点是困境中被人帮一把,那么主角团的人就不能太过冷漠。
他们缺银子,但没卖药的钱,辛苦点,也能赶到京都。
所以满怀期待的进入县城,以为会迎来转机时,是他们把机会交了出去,还没“富”,就回到了最初的原点。
爽文写手的本能在。
这里失去了,他们从其他地方得到,达成这本书的主题“互帮互助”。
手法技巧则是某部大热电视剧里学到的半路开香槟,用很直的钩子去钓读者。
主角团为采到灵芝而开心喜悦,畅想有了银子应该怎么花的时候,县城里有人求医无门。
这是明示主角团会失去灵芝,爽点之下又是一个泪点。
虽前路走得很有闲趣的样子,不像赶路像游山玩水,可他们的情绪点一直都有些压抑悲苦。
苦尽甘来的时候,白开心一场。
这里也是争议性情节。
有人会觉得人命关天,见死不救太冷血。
有人认为自己都已经那么惨了,还管别人死活做什么。
今天就写到了这里。
叶存山问他觉得哪里水文了,“没看出来。”
云程说加进去的路人视角部分,“之前写爽文会有路人视角指指点点的台词,比较常用,这里是用他们的嘴巴把几种评价说出来,因为不过激,在情绪调动上失去了功能性,或者说功能性弱,但这部分内容,我不好用主角的嘴巴去说他们因此失去了什么,退一步,也不想整体文风割裂,今天还改了挺久。”
叶存山让他顺着感觉写,“不用有那么大压力,你写这篇文虽然有目的,但你就正常写就行了。”
因为是想做个引导,不想在赶考季里,让诸多考生对他们铺子有敌意,被其他有竞争的书斋浑水摸鱼,云程写的时候很顺,写完以后总会去想哪里没处理好,担心这样写不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