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第3/4页)
*
*
六月初一,夏日天晴。
入夜后,在理学院的大庭院内,展开康熙朝的第一次公开实验——人造鬼火。
由于场地限制,不是所有夫子与学生都能亲眼旁观。
围观名额有限,朝中大臣不乏有感兴趣者,请求皇上应允批准入内一观。
二十五天过去,关注这一事件的人差不多都心里有数了,鬼火的来源与厉鬼索命无关。听说皇上在批准公开实验之前,在皇宫内已经见过鬼火形成全过程了。
今夜当众再演示一回,一来为了服众,二来也是教育大家动动脑子,不要有的没的就往鬼怪之说上瞎扯。
京城是天子脚下,哪怕是城郊乱葬岗也不会有什么厉鬼索命。
发生了吕家那样被疾病缠身的情况,多是因为在坟地沾上了疾病。
那些死人生前得过哪些病也不好说,所以还是尽量避开,不要去尸体堆积处。
“瞧!真是青色鬼火!”
“哇,红色的火焰也被弄出来了。”
“哎呦喂!快瞧,十四阿哥一跑起来,这火也能跟着飘。可不就是因为走动有风,把这火也给带动了。”
室外场地空气流通,今天负责演示的是胤祯、保泰与李卫。
早在康熙读了六个人的研究计划书后,顾忌到实际操作会遇上中毒风险,没让三个孩子上手操作了。
毕竟弘晖等人年纪还小,得再等一等。等到十二岁,如果他们还对做这些学问有兴趣的话,再让他们下场实操。这次能完成前期理论部分就很了不起了。
在旁观者们的惊讶欢呼声中,磷火熄灭了,宣告验鬼实验大功告成。
这代表着大清皇家理学院的第一次公开实验完美落幕。
理学院副院长梅文鼎,将今夜发生的事写在了校史之中。这事不能等院长去做,因为院长是康熙。皇上写不写,做臣子的不好逼迫。
在文章中,尽量客观地描述了会促成这次实验的来龙去脉,其中不免要拿两个人出来做参照物。
三贝勒胤祉,原本被世人认为是饱学之士。
他在检举有人夜探乱葬岗的过程中,却从始至终没有提到认为鬼火是自然形成,更是质疑去证伪闹鬼的研究没有必要进行。
如今看来,不免让人怀疑他的学识有所缺陷,竟然都不知道古人其实对鬼火与磷有所涉猎研究了。
这种结构性知识的不足,在皇长孙弘晳身上也发现了。
他在端午节的发言,表达了认为实验失败可能性较大。这人没有用心去读书,竟是连陆游的书也不曾广泛阅览,否则怎么不知情呢?
梅文鼎的文章敢批判皇子皇孙,自是暂时不会对外公开,仅仅放在了理学院的档案室内。
经年之后,这些却成了史料证据的重要一环,将这一夜标记为华夏开启化学科学的黎明前夜。
眼下,人们无法去预想后来历史书上的内容,但也能认清楚一些事。
比如认清楚笼罩在三贝勒身上的学富五车光环失效了,而还有一点就是这次赌坊有一半人要亏钱了。
实验成功,押注雍郡王会卷包袱走人的那一批赌客是输了。
武拂衣知道自己会赢,但赢了没有太开心。
康熙终是给了明确答复,老四想出京调研可以有,但必须要等一等,参加了胤祥的婚宴才能走。
直至今年秋天,敏妃就去世五年了。
胤祥先给母亲守孝三年,出了孝期等选秀。去年选秀终于给指了福晋人选,偏偏又遇上亲叔叔与亲伯父去世。
哪怕侄子给叔伯守孝的规矩不似给直系亲属严格,但还是要守孝九个月,结婚肯定是不能有的。
今年秋冬,胤祥十八岁了,总应该能顺利结婚了。观察一圈五服之内的亲属,目前为止都是身体健康,没谁与阎王准备约会。
武拂衣在康熙面前当然要表示雍郡王肯定会参加婚宴,不会错过胤祥的人生大事。
十三阿哥也算是皇子中的晚婚人士,但已经与格格瓜尔佳氏有孩子了。一岁多的女孩,去年夏末出生的,这时间点刚好不在孝期内。
康熙就又说了,十月婚宴之后,过不了多久眨眼就是腊八,很快就又是进入春节。既然卡在这个时间点上了,冬天出行不便。不如就等明年开春了,再让雍郡王微服出巡。
对此,武拂衣能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