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5/7页)
蒋太后险些被新帝油盐不进且不要脸的态度气昏过去,与蒋太师交换目光后,横着心沉下膝盖。
苏太后眼疾手快的架住要往地上跪的蒋太后,高声道,“太后娘娘因为过于想念先帝昏倒了,来两个金吾卫送太后娘娘回宫。”
“我没昏倒,贱人!你……”
蒋太后的话还没说完就软软的倒了下去。
宣威郡主朝着苏太后露出满嘴小白牙,看上去竟然有些乖巧,“您别累着,放着我来。”
话毕,宣威郡主已经将蒋太后抗在肩上,大步朝着凤翔宫的宫门走去,期间蒋太后头上的九尾凤簪无力脱落,在地上摔成两截。
新帝瞥了眼已经跪在地上的蒋太师,眼中闪过嘲讽,高声道,“金吾卫,送诸卿出宫,必要将其安全送回府内。”
纪新雪跌坐在地上,看着喋喋不休的念叨着‘陛下三思’、‘陛下昏聩’的朝臣们被金吾卫拖走,头皮逐渐发麻。
他只是想将通过处理被关押在大理寺中的人,让朝臣们感受到皇室并不软弱,借此阻止越来越多的人倒向蒋派和世家。
是从哪步开始走歪?
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朝臣指鹿为马,倒打一耙。
怎么突然变成新帝为所欲为,朝臣无能狂怒?
感受到头顶忽然传来的巨力,纪新雪熟练的伸手,接住掉下来的绢花和发簪,可怜兮兮的对破坏他发髻的罪魁祸首道,“阿耶,我是不是闯祸了?”
在朝臣们心中,新帝似乎已经成了能与先帝划等号的人。
新帝哼笑,在纪新雪头上的手又用了些力气,直到彻底将纪新雪的头祸害成鸡窝,才心满意足的收回手,“你做的很好,所以才额外赏你五百户食邑。”
“真的?”纪新雪面露迟疑,眼中浮现如同细碎星光般的惊喜。
见其他人都走过来,新帝在每个人的头上都揉了下,连虞珩都没有逃过统一发型。
“不必理会这些酒囊饭袋的话,他们早晚都要致仕。”新帝留下句意味深长的话,潇洒的转身,走向等在另一边的苏太后和苏太妃,完全不理会众人目瞪口呆的傻样子。
众人不知不觉围城一个圈。
满脸茫然的四娘子率先发问,“阿耶是什么意思?”
纪靖柔迟疑的开口,“阿耶不想用他们,所以不在乎他们的看法?”
纪敏嫣若有所思的点头,见纪宝珊始终垫着脚,伸手将纪宝珊抱在怀中。
“他们早些致仕也是好事。”纪璟屿叹息道。
能在先帝手中留下的官员,除了混吃等死的好本事,几乎个个都做着终有一日主弱臣强的梦。
纪新雪和虞珩面面相觑,眼中闪过相同的担忧。
新帝觉得朝臣们早晚会致仕,朝臣们却不会这么觉得。
‘早晚’两个字,不知道要引起多少动荡。
纪新雪为这日发生的事担忧了几天,忽然想开,情况再差,也不会比焱光帝驾崩前更难。
只要新帝不想被朝臣们掌控,迟早都会与朝臣们走到对立面,最后的结果无非是昨日那般,新帝仗着金吾卫为所欲为,朝臣们陷入无能狂怒。或者朝臣们凭借‘规矩’、‘礼法’之类的词语束缚新帝。
朝臣们不仅会与新帝斗,还会与金吾卫斗,相互斗,让整个长安都陷入无尽的斗争中。
新帝只是省略了些没必要的步骤,直接走到最后一步。
从结果上看,新帝并没有做错选择。
因为金吾卫过于强势,始终在长安没有离开的京畿诸卫也拥护新帝,无能狂怒的朝臣别说是在宫门前跪请新帝收回成命,就算是在朝堂上都找不到撞柱死谏的机会。
几名做出尝试的出头鸟无一例外的被金吾卫按在地上,与仍旧被关押在大理寺,正在等待宫刑然后流放的人团聚。
随着朝堂上的空位变多,朝臣们逐渐找到焱光帝还在时的熟悉感觉。
他们放弃请求新帝改变主意,转而将目光放在新帝堪称空虚的后宫上,请新帝广纳后宫,开枝散叶。
回想起焱光朝时的噩梦,朝臣们又发现了新帝的好。
他们想要讨好先帝的时候,根本无从下手。如今想要讨好新帝,起码知道新帝格外宠爱儿女。
只要有新帝血脉的外孙或者外孙女,何愁新帝不看重他们?
新帝留下建议他广纳后宫的折子没有立刻表态,将心思都放在了其他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