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4/7页)

新帝当场拟定圣旨尊生母为圣母皇太后,又按旧例为先帝的嫔妃封太妃,先帝贤妃晋贵太妃,先帝苏嫔晋太妃,先帝崔嫔晋太妃,先帝颜嫔晋太妃,余下嫔妃皆保持原本的位份只在称呼前加个‘太’字

翌日,新帝又从灵堂发出数道恩旨。

晋的德康公主为德康长公主,晋德婉公主为德婉长公主,晋德惠公主为德惠长公主。

改圈废王于长安废王府,许废王子女入太学读书,享宗室待遇。

赐金吾卫大将军莫岣‘纪’姓,封纪莫岣长女纪莫岚为宣威郡主,可享京畿坊州五百户食邑。

许安国公主府小郡王继承祖爵。

……

扶先帝灵柩回到长安七天后,各处秩序逐渐恢复正常。

新帝以每次见到各宫牌匾时都会伤心为理由,更换所有与佛道有关的宫殿牌匾。

蒋太后搬出皇后所居的凤藻宫,迁往太后所住的宁寿宫。

苏太后则搬到规制比宁寿宫差些的宫殿,挂上 ‘宁静宫’的牌匾。

其余先帝嫔妃也纷纷将原本居住的宫殿腾给新帝的后宫,苏太妃仍旧与苏太后同住,贤贵太妃与颜太妃和崔太妃同住,其余嫔妃只能五六个人住在同处,甚至七八个人住在同处。

如此过了小半个月,各处才彻底完成搬家。

苏太后和苏太妃搬走后,她们居住多年的宫殿直接便宜了钟淑妃。

因为钟淑妃被禁足时对外宣称是感染‘恶疾’,所以她是在临近宫门下钥的时候,悄无声息的被送入蒹葭宫。

纪新雪本来已经搬去临近宫门处的宫殿,继续与兄弟姐妹们做邻居,听闻钟淑妃终于要进宫,特意留在蒹葭宫等待钟淑妃。

仅仅几个月没见,钟淑妃身上的变化极大。

她变胖了,几乎能装下两个纪新雪,让纪新雪完全不敢认。

在纪新雪的记忆里,钟淑妃向来丰腴匀称,自从与王皇后共同听苏太后赐下的讲书女官讲课后,才逐渐变得消瘦。

“阿娘!”纪新雪艰难的从钟淑妃令人窒息的怀抱中退出去,尽量以委婉的语气询问,“您这是怎么……”回事?

好像没办法问的委婉。

钟淑妃拿起帕子抹了抹眼角,轻声细语的道,“我原本只有在想念你的时候才会多吃些,后来听闻你随着先帝去猎山行宫,担心你的时候食欲也格外好。”

纪新雪满脸复杂的点头,他懂,情绪过于强烈却没有寄托,所以暴饮暴食。

比钟淑妃发福还严重的李嬷嬷捧着肚子道,“先帝驾崩的消息传回王府,淑妃娘娘哭的夜不能寐,比平时更容易饿,所以才会快速变胖。公主放心,等淑妃娘娘忘记对先帝驾崩的伤心,定会瘦下去。”

钟淑妃听了李嬷嬷的话,小鸡啄米似得点头。

纪新雪的心情却更复杂,如果钟淑妃是因为先帝才胖,减起来可能有点困难……毕竟先帝那么招人恨,怎么可能让人轻易忘记。

短时间内,钟淑妃恐怕还是会想起焱光帝就加餐一次。

想要控制体重,只能让太医院多搓些消食的药丸子。

好在钟淑妃并不厌恶身上多出来的肉,也不在意别人对她身上的肉有什么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能算得上是‘幸福肥’。

虞朝新帝登基的消息让频频异动的各处诡异的平稳下来。

靺鞨甚至向长安送来国书恭贺新帝登基,温婉的表示只要新帝承认靺鞨是国,靺鞨不仅会立刻撤兵还愿意将可汗阿不罕真的女儿送到长安给新帝为妃。

不久后,突厥、吐蕃和南诏也相继派人到长安送国书,都有与虞朝重修旧好的意思却绝口不提刚从虞朝拿走的土地。

这些国书在朝堂上掀起极大的风浪。

部分朝臣表示新帝登基不久百废待兴,应该先解决先帝留下的各种隐患再想收复国土,平定叛乱之事。

也有朝臣认为正是因为新帝刚登基,所以才迫切的需要树立威望,应该在诸多叛变者中挑选倒霉蛋杀鸡儆猴,彰显虞朝威严。

双方吵的天昏地暗,直到四十九天过去,焱光帝正式下葬的日子都没分出胜负。

焱光帝下葬那日,长安下了场极大的雨。

新帝要亲自送先帝下葬,直到十天后才能回到长安,特留下灵王监国,许安武公主留在长安养病。

因为是众所周知的‘体弱多病’,纪新雪甚至不用像纪璟屿那样随为焱光帝送葬的人出长安再折返,可以睡到自然醒直接去纪璟屿宫中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