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5/8页)

后世人大多都怕糖多,油多。

但在古代食物没那么丰富的情况下,糖油都是获取能量的奢侈品。

现在京都兴起的各色甜点,以及各种冰饮,基本都离开不糖,所以连带着原本价格就不低的糖价格更高。

所以苏菀自然而然想到自己参观过的甜菜跟甘蔗的种植基地。

上辈子做私厨,接触过无数种类的糖,因为买糖的时候去过这种基地,所以苏菀心里有些印象。

现在糖的价格高,能买得起的人就少,流通的货币就少。

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糖的产量,降低它的价格,一个是能让天祥国百姓可以吃到足够的糖。

再有一点。

还是开源。

就是把糖卖出去。

糖对天祥国的人来说都没那么好获取,对周围一众国家更是如此。

只要掌握了提高糖生产量的技术,那对天祥国来说就是源源不断的财富。

这东西可是必不可少的。

到时候不仅百姓日子好过,他们也不用天天抄家填充国库了!

当然,两者可以并行,一边赚周边国家的钱,一边把天祥国蛀虫清理一下,手里有钱有粮,那就万事好办!

说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能解放劳动力,大家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之前没做不是不想做,那会朝堂民间都不太平,等到谢沛把内里清理干净了,这些事才能一点点开始做。

一个屋子脏乱差,是没心情在里面做活的。

先要把屋子打扫干净,接下来既能开门迎客,也能生产发展。

如今谢沛加快速度,苏菀也在加快速度。

朝廷各项事情处理得明显快了很快。

所以现在提出提高制糖效率,才是正合时宜。

京都甜品的兴起,跟苏菀有直接关系,用糖的需求增加自然有关系。

供小于求,价格必然上涨。

那接下来就是提高产量。

说到糖,天祥国的糖大多叫蔗糖,听名字就知道是从甘蔗里面提取出来,但对于古代来说,提取糖的效率不高是个问题,种植的产量不高同样是个问题。

这些东西直接导致糖的产量较低,虽然相比前朝来说已经好了很多,可跟后世相比,那差得太远了。

苏菀不指望真的跟后世一个效率,能提高多少是多少。

所以一个任务是提高甘蔗提取糖的效率。

再一个则是推广甜菜的种植,在苏菀观察里,天祥国是有甜菜的,但甜菜对比甘蔗来说出糖效率更低一些,所以种植规模较小,还有一个原因是种植的技术跟地方不对。

这就要说到糖的价格。

在天祥国里,南方的糖比北方的糖要便宜。

因为甘蔗喜欢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而这些条件多是南方才能拥有。

像岭南,川蜀,闽地,粤地,都是种甘蔗的好地方。

对比北方来说,就没那么适宜了。

所以北方吃的糖多是从南方运过来,这就造成北方糖比南方贵。

可如果把甜菜的种植跟提取开发出来,就能大大缓解这件事。

甜菜喜凉,耐寒,正适合在北方种植,特别是黑龙江,新疆等地,那都是极好的产物。

只要把甜菜全面铺开,不仅能供应北方吃,卖到四周会很方便。

苏菀把这些东西统一写好,又写了如何提高制糖效率,其中利用石灰水分离杂质,再利用蒸汽来获取更浓稠的糖浆等等,都是这个世界上所没有的技术。

反正谢沛一看,就发现苏菀写的制糖方法,跟她之前做小苏打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此同时,苏菀再次提建议,既然接着秋狩能从天祥国各地找来那么多有天赋有能力的武将。

是不是能找来厉害的农人?

让她做糖还行,但种植还是要靠专业的人来。

不仅如此,更有提高稻米产量等等,都需要专业的农人来推动。

谢沛这会在苏菀住所,静静听她讲着,虽说苏菀还是说得有条不紊,但明显感觉跟她平时不一样。

太着急了些。

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慢慢来都没了。

等苏菀说完,见着谢沛盯着她看,苏菀这才发现不对,仔细想想:“我说的有什么遗漏吗?”

“没有遗漏,句句都是良言,”谢沛先肯定来安她的心,然后道,“年末各地官员回京述职,我都会安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