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5/8页)
长官吩咐的事,她肯定会抓紧来做,绝对不会耽误。
光禄寺少卿抓耳挠腮,不好意思道:“回尚膳监做,只怕来不及,要不然就在礼部做?这地方也有厨房,你在这做刚刚好,我给你打下手。”
说着,光禄少卿朝里面抬抬头:“文渊阁大学士的儿子就在里面,那位谁都管不了。”
苏菀还是头一次听说这样的大人,不过她也无所谓,在哪做都一样。
“那你买了这些东西过来,我就给你做。”
虽说现在手边没有甜食司的番茄酱,但如今的时间番茄已经熟得狠了些,不用番茄酱也可以,只要费功夫多熬一会,适当放糖就好。
苏菀顺手写了食材单子给他,少卿立刻差人去办。
其实还是熬煮茄汁浇头,让人带回去即可。
苏菀觉得自己随手做了件事,却不知这对光禄寺少卿来说简直帮了大忙。
要知道,现在满京都都在仿制茄汁面,可做出来的味道远不如苏菀所做,偏偏有人还冒充光禄寺的名义,打着光禄寺名头卖茄汁面,说是最正宗的。
极好吃的文渊阁大学士也让人买了回去尝尝,没想到把牙酸掉了!
是真的掉了!
那老先生倒没什么,说自己年纪本就大,牙齿松动也正常。
可他家里人肯定生气啊,大理寺卿的儿子气得自己带队抓无良商贩。
然后顺便找到礼部,说什么都要吃最正宗的茄汁面,还现在就要吃。
这位大理寺卿一向孝顺,为人又板正,他发起脾气来,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但大家也知道,他虽亲自带队,也只是把无良商贩抓起来,小小警告一番,又罚了一点钱财,算是小惩大诫。
毕竟他爹都说,这商贩虽假冒名义,倒也没有害人性命,不用为他一颗牙伤人。
苏菀听着礼部书库官员跟她讲着,也觉得这对父子有趣得很。
不过这位管书库的老大人道:“你既做了茄汁面,肯定也要有我一份,我今晚可不回家吃饭了。”
苏菀笑:“好,肯定有您的。”
老先生这才美滋滋地继续检查苏菀功课。
头一次见苏菀的时候,就吃了苏菀带来的馕坑肉,那真是吃一次想两次。
后来又吃了几次糕饼,这次开口要茄汁面,也是顺理成章。
苏菀做的基本不费什么力气,而且还多做了些,让不少熟悉的官员都吃到最正宗的茄汁面。
甚至还给书库老先生留了茄汁面的做法。
原因也简单,她进步那么快,能看那么多书,也多亏这位老大人帮忙。
书库茫茫,虽说有长官的书单,但到底不如看管书库的老大人更为熟悉。
礼部书库这位大人也没想到,会收到这样大礼,而且苏菀还写了,大家可以随意取用,她不在意。
本来就是拾人牙慧,学了前人的东西,苏菀也不会故意占为己有。
苏菀从礼部回来的时候,天已经擦黑,手里还提着一个食盒。
这次做的面食也给谢沛带了一份,顺便放到他现在所住重华宫对面观心殿里。
两人虽然有段时间没见,但消息还是有的。
不过苏菀进到观心殿的时候,谢沛像是算准一样,就在观心殿里处理公务,见她过来,丝毫不觉得奇怪。
两人认识一年多,已然有了些默契。
苏菀做的茄汁面自然不用讲,等谢沛吃过,就见苏菀已经翻了半本书,还把梵语金珠的荷包放在桌子上,显然怕自己忘了。
要说这颗金珠,从过年期间就在两人手中来回辗转,这次再还回来,是真的不需要了。
天悲殿余党已经被清理的七七八八,谢沛忙的事情自然有所成果,不然也不会招人嫉恨到在琼林宴上故意使绊子。
苏菀有心想问,但又觉得问了不好,索性翻书,等他吃过把金珠还了就行。
谁料谢沛身边的护卫已经不藏了,身上穿着明显皇子护卫的服饰,小心翼翼地把碗筷收起来,甚至还上了盘新鲜洗好的桃子。
这?
干嘛啊?
不演了吗。
谢沛看着苏菀表情,顺手把手里的公务文书递到她面前:“许多地方开始种植番茄,估计七八月份,就有大批番茄上市。”
苏菀微微惊讶,不过想想最近京都流行这个吃食,而且状元都写诗夸奖,这番茄身价自然跟着水涨船高。